听书三札

标签:
读书听书 |
分类: 读书 |
听书三札
1.《红与黑》《呼啸山庄》《双城记》
哲学家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读书尤其如此。书不变,读书人却是成长变化的。年轻时读书快,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或无能甚解;几十年过去,听这几部经典,好像明白了一点。
这几部涉及的共同内容:爱情,阶层,等级,门第;傲慢,偏见,歧视;阴谋,仇恨,复仇……
《红与黑》:上升通道,野心,原生家庭,亲子,父爱,偏爱,伤害,嫉妒,悔灭……
《呼啸山庄》:爱心,感恩,忏悔,觉醒,光明尾巴……
《双城记》:贵族性,忠诚的友情,爱至献身的爱情;对以暴易暴大变革的反思……
2.《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情人》
年轻时固化思维:“情人”意味着阴暗肮脏色情丑恶出轨扭曲……见到这个字眼就想到庸俗低级。
这两部“情人”之前好像都没读过。原来都是很严肃深刻的作品。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写情爱的尺度之大超乎想像,难怪在英美都会被禁。但它一点也不低级下流。有人评价它是“一部纯正的健全的我们都需要的书”。我觉得是切当的。它不仅诚实直面了最本根的人性人道,还深刻批判了社会等级制度以及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抑损。
该书反复以“亦女神亦婊子”来定义“成功”,相当耐人寻味。
《情人》铺展的社会背景更其广阔,民族矛盾种族矛盾,贫穷的殖民国白人,富有的殖民地华裔,相互间的种族歧视种族隔离……这里的爱情更绝望。
3.《摆渡人》《追风筝的人》
《摆渡人》:黄泉路上有温馨浪漫的爱情,它可以让人起死回生。
《追风筝的人》:侵略战争和种族灭绝,把人间变成地狱。
4.《日瓦戈医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准备来写几个字留下听书痕迹时才惊讶发现,这两部书太多相似之处了。
男主人公都是医生:日瓦戈,托马斯。
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都涉及苏俄,而且这个背景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物命运。
小说都看似以爱情家庭出轨(滥性)为主线,写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纠葛,内核却是深刻的历史政治反思,且两部书的批判矛头指向的竟是同一个目标。两位作家也都因此而遭遇了极大压力。
非常深刻,非常震撼。
这篇小札不能多说,不敢多说,也说不清楚。
为什么伟大作家不约而同地选择外科医生做主人公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历史思考?是他们善于解剖窥见实质的特质吗?
听《日瓦戈医生》的难点是人物姓名,第二遍听完才真正弄清楚;《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难点是有关轻重的哲学思考,两遍听完还是浑浑噩噩。
(帕斯捷尔纳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