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周末

标签:
杂记 |
分类: 杂记 |
这几个周末
最近周末在家呆不住了。用琪爸的话说,一到周末就想出去野。好在他还配合。
1.
前年女儿一家带我去过,很喜欢,我特意带琪爸去。
这次很不开心。出地铁站时为交通卡充值他大吼大叫,说出让人瞬时结冰的过分话,尽管他竭力挽回,我也没法立即解冻,真如寺全程,我俩各自行动。
拜菩萨诵《心经》,我禁不住泪流满面。
人生不易,自寻烦恼多。诫贪嗔痴,要境界。
出寺午餐,见街头四角无数摊桌招揽打疫苗,打针送粽子。被拦了一遭又一遭。
她想打第三针行不?琪爸指着我插科打诨,终于忍俊不禁。
2.6月13日,迪士尼星愿公园
女儿女婿买了迪士尼年票,我们就搭车到迪士尼配套的星愿公园转转。
这是个小而精致的公园。绕着个玲珑秀美的湖。高大上的地方,不仅仅是厕所高档,还有那些真正实木的靠椅躺椅。风光旖旎,游客稀少,走走坐坐躺躺,近可吹湖风,远可观园景(迪士尼),惬意非同一般。
3.6月18日,上海电影节观影
又是被动时尚,看了一回上海电影节参展片。女儿提前一周买了票,不能拂她心意。提前三小时出门,遵女儿建议转转有味道的番禺路。
本来,上海电影城,就在番禺路,我们打从门前过却视而未见,紧走慢走提前去了上影影城——衡山电影院,取不出票方知跑错位置,骑共享单车赶回番禺路。
查健康码,取票,上卫生间……进场开映几分钟了。
找座位时两人思维又不一样。我循着排数直接往后找,爱看地图的理工男去找服务员。
坐下就生气了:找不到你了怎么办,出事怎么办!嘘—我错了,看电影看电影。
电影主题宏大,有一定深度:种族矛盾,内战,母爱,人类危机……
放映结束,观众自发鼓掌。片尾曲较长,终结后再次掌声。这应该是电影节观影固有的礼仪吧。
煞风景的是,两次掌声之间,有两位沪语女士起了大声争吵,激烈至于对骂。
更煞风景的是,我俩观影当日已消了的气,次日一早又鼓起来,死灰复燃,后劲十足:继续怪我不等他找座位。忍无可忍,赌气周末。
4.6月27日,黑石公寓、东平路
出门就被女儿嘲:回回怄气,还跟他一起出去。没理她:不跟你的怪物爹出去能怎样?
他搜的点:复兴路黑石公寓。
因避雨走到了上海交响乐团。
雨一直下,试着探问售票大厅保安小伙,能不能进去参观一下。
想不到被反问是不是先进成员,带没带证章。我大笑,立时想起小区那个山西爷爷,带娃三年多了,买菜都还戴着先进胸章。好在小伙也随和,不仅让我们进了,还细心指引了线路。
不知为什么,进去后觉得自己瞬时变肃雅了。
原来黑石公寓就在交响乐团一路之隔。
是一座建于1926年的英式老建筑,现在以它为中心,形成了黑石M+集艺术休闲书店为一体的小商圈。
最后去寻找据说集中了多位岷国名人故居的东平路,真的找到了。沿途看到好多好看的建筑。
今天很争气,没吵架。
5.7月3日,愚园路、静安寺
这天是女儿建议的愚园路。就在静安寺旁边。
两大人文景点:愚园路81号,刘长胜故居;愚园路218号,百乐门。
相距四百多米,内涵迥乎不同。
一个是为了社会理想而不惜牺牲生命者伪装隐居之所;一个是现时摘花及时行乐的世界。但当年在隐秘战线奋斗的英雄,为了事业,一定没少伪装出入于百乐门。
静安寺与真如寺迥然不同。
真如寺的灰墙黑瓦,偏居低调更符合我对寺庙的认知。
静安寺负责颠覆成见。它金碧辉煌在世界上最闹的闹市里。连周围楼厦,不少也配合成了它的金色。我想它是以外在的张扬包裹内在的淡定。
在寺正门被一中年女子缠上:大姐看个相吧,您与众不同。
最摩登的洋场。最古老的套路。
您旺夫,您老公发财是沾您的光。您孩子好。您鼻子高,对孩子好。
算一个吧,我们结个善缘……
我老公没发财,我孩子一般般,你别把他们命运的责任让我背。
琪爸说,她是看到你去了大门口往里望,盯上你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