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山故事(1)——余柱子和云老幺

标签:
杂记故乡 |
分类: 杂记 |
重山故事(1)——余柱子和云老幺
写在前面:
去年老家山里一个月,对家乡了解感触更多。听母亲和姐姐讲述的种种人事,油然想到《百年孤独》。并不真正懂得了那部书,也许也并没真正懂得故乡,只是想到而已。
重山,可读chong山,也可念zhong山。重叠幽深;封闭沉重。
柱子老幺相差不到两岁,从小一起爬树掏鸟蛋光屁股下塘捉泥鳅。他们之间没有影视剧里描写的那么大阶级差别。
但饭菜油水是有差别的,长大的柱子个儿高,脸相排场,颜色鲜亮,连头发都粗些黑些浓些;云幺虽得爹妈偏爱,也免不了忍饥挨饿,用我母亲话说,长得尖头巴稀的(意类獐头鼠目)。但这没影响他俩二十岁上下时前后脚都娶了媳妇。两家都娶得门当户对:余柱子娶的富农女,云幺娶的雇农家姑娘。母亲说,按辈分我该喊云老幺姑爹,他娶的是我们远房姑妈。
母亲说,云幺本来有点混混个性,靠给保甲富霸跑腿打秋风过日子,不过后来他跟深山的游击队地下D接上了关系,不时通风报信送点情报啥的。
1946年前后,山里过解F军,余柱子跟着走了,参加了什么野战军。打了一些仗,一年后余柱子又跟部队回到家乡山沟,他大块头雄赳赳扛着机枪,家里人都跟着神气得不得了。可不知为什么余柱子竟脱离部队留在了家里安乐窝,算是当了逃兵。
母亲和姐姐姐夫都说,除了恋家,余柱子当逃兵可能还和他的私情有关。参军前他就和云家媳妇也就是我那远房姑妈私通。这次回有一晚他正在云家苟且时,云老幺带人回家捉他,他跳墙才侥幸脱逃,扭伤了脚。余柱子抱着衣裳溜屋后阳沟跑回家,逼自家媳妇,追人来了一定要说他一直在自家床上。
再后来,云老幺,我那远房姑爹,被反D派以通匪罪杀害。
再后来就解F了。余柱子倒了大霉了。原罪家庭出身,加上背叛当逃兵,还霸占良家妇女……罪上加罪,竟能保住了性命。但挂黑牌跪瓦罐渣被P斗的罪没少受。
余柱子育有两女一儿,都长得很体面。解F时她大女儿刚结婚,嫁的是同村贫农的儿子。大女婿长得排场,能说会道,是翻身农民积极分子。培养他的人曾动员他离婚,但他求情,说老婆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家庭妇女,是他儿子的妈,希望上面成全,他会帮助婆娘进步……保得了家庭完全。母亲和姐姐说,这大女婿是个实在人能干人,当生产队长,是到省里出席过先进会发过言的。队里P斗他老丈人,他鼓励老婆上台揭发。
余家大女儿就上台说,她老爹曾跟她讲,被撵跑的洪大人(大DI主)还会回来的,天还会变回去……群众就挥拳怒喊口号,把她爹的头摁得更低,她爹默默流泪。
余柱子小女儿找不到好婆家,嫁了我们村一个不务正业的离婚白扯子(耍嘴皮的),还好儿女满堂后来有福。
余柱子儿子可怜,快到三十岁讨不到媳妇,他姐求我母亲做媒,把我们这支四爹爹家一个有点智短说不到婆家的堂姐说给她弟做媳妇。我曾写过《堂姐杏花》讲她憨人有憨福的故事。
堂姐嫁过去丈夫疼婆婆护,生了两个儿子,都聪明能干,一个读到研究生,现在IT牛企供职;小儿子留在山里,盖起了村里最豪的楼房。
儿子娶亲时余柱子还在世,但没享受到孙子绕膝的喜悦。
有趣的是,还在同村的云老幺儿子,常被余家大姑娘当众毫不避讳地说是亲姐弟,他不反驳也不生气。
不知为什么,直到七八十年代,大队才给云家争取到烈属身份;后来又为申报了低保补助。姐说,云家现在还是村里最不会过的人家,儿子四十大几了,一直没娶到媳妇。
如果真如余大小姐所说他是余老大的血脉,那就没继承到其父的聪明才智了。
余家三姐弟,云家儿子,我都认识,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