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维稳

(2008-08-21 13:59:08)
标签:

股票

分类: 数据

中国的A股市场在经过连续暴跌之后,本周三终于迎来久违的长阳,沪深两市大盘涨幅都超过7%。周三的暴涨受多重因素影响,但投资银行摩根大通透露的经济刺激方案则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个由经济学家龚方雄撰写的研究报告称,中国政府正在认真考虑一项总金额至少达2000亿-40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该方案将包括减税、稳定国内资本市场以及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多项措施",并可能于年底前放松货币政策。具体到股市,就是成立平准基金入场护盘。

上周五在股市收盘后,中国证监会以新闻发言人的形式回答了当前市场的热点问题,并称证监会正在研究大小非通过券商进行减持的措施。然而,本周一股市却上演了暴跌的行情。

股市出现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走势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按理,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都大大高于外资投行,但为什么股市每闻监管层出来解释就下跌?个中原因,我认为在于监管层只是放放风,至多是下点毛毛雨,使市场对监管层非常失望,而此次摩根大通透露的信息若属实,则是市场久盼的实质性利好。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目前的股市是多么希望有力度的政策出台。

中国股市从6000多点的高位下跌到2285点的低位,幅度达到62%,时间也长达10多月。2/3的股票跌破了行情启动时的2245点的股价水平。股市的暴跌不但使得其具有的基本功能几乎丧失殆尽、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大批散户也被套牢于股市。然而,面对历史罕见的股市下跌,管理层却一直犹犹豫豫,不愿拿出救市措施,幻想着靠市场自身的力量使股市走向平稳发展之路。

在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时候当然应该而且必须让市场看不见的手去调节。但是,当市场存在明显失灵之时,还指望市场自行纠偏和自我疗救,则是犯了我称为市场原教旨主义的错误--过于信赖市场,以为市场无所不能。

纵观全球经济体,没有一个市场是政府完全独立于外的,听任市场看不见的手去作用。即使像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其政府也无不扮演着宏观调控的基本角色,确保经济既不过热,又不致陷入过冷。可以说,纳税人之所以花那么高的代价要养着政府,就是希望政府在市场出现问题时,能够扮演着稳定市场、稳定经济的角色。

目前的中国股市也正处于市场严重失灵的关口。市场无法解决由股改大小非解禁所造成的市场供求失衡问题。据估算,全部大小非解禁至少需要十几万亿资金去接盘,所以,硬要市场解决的话,它只能以暴跌的方式来完成。

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我们一方面当然应该通过基本的制度建设来完善市场,比如,强制分红制度,将上市公司融资与分红挂起钩来,但另一方面,又要清楚当前股市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很显然,当前股市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尽快止住股市的暴跌,稳定市场从而恢复投资者信心。对此,类似强制分红制度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换言之,股市必须先救市,然后才是治市,或者是救市与治市同步推进,但以救市为主。这个顺序是一定不能颠倒的。颠倒了不但治不了股市的毛病,还会将股市推上自由下落的轨道。

而要止住股市暴跌,稳定市场,目前看来,一是要出台更有力度的措施约束大小非减持,二就是推出平准基金。对于前者,证监会正在研究;对于后者,上述摩根大通建议,动用部分外储组建。不必另起炉灶,可让中投公司扮演平准基金角色入场稳市。虽然中投公司是国家主权基金,但其资金也来自于外储,而且,中投公司的管理团队和资金都是现成的,可以随时入场。另外,让中投公司救市并不违反它的投资原则。中投自成立以来,已先后入股海外市场的黑石和摩根斯坦利以及我国香港市场的中铁。以目前A股的点位,中投公司在稳定股市的同时,也必然会实现它所定下的长期投资收益最大化目标。

在未来两年多的时间内,股市还将大规模扩容,此外,占市场总数60%以上的1.2万亿股股票也将要上市,股市供求面临着严峻的失衡形势,因此,中国股市能否健康发展,关键看政府是否应对得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