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固有文化不能丢弃

(2009-05-14 16:22:59)
标签:

文化

孔子

释奠大祭

昆明

杂谈

分类: 游子日记

2009年05月14日 昆明   大雨

----------------------------------------------------------------------------                           

                            ——从韩国举行"释奠大祭"祭祀孔子说起

    刚在新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韩国举行"释奠大祭"祭祀孔子(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9-05/13/content_11365468.htm)。这么大的新闻,赶紧在网络上搜索,果然还是搜索出一大片,各种声音的都有。对于这么多些的声音,就不去评价了。单说,韩国举行"释奠大祭"祭祀孔子为那样?

    韩国的历史,相信在网上搜索可以找出N多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韩国的历史、文化等等,是源自中原的,也就是我们中国的。那么孔子的文化思想,也是已经深植在韩国人的文化里面,那么韩国人举行"释奠大祭"祭祀孔子,也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崇敬,无可厚非。韩国是一个心胸狭隘和心理及其扭曲的民族,他们把孔子申请成为韩国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

    我们看看新华网的这则消息: 5月11日,韩国首尔成均馆隆重举行了祭祀孔子的“释奠大祭”。韩国年年祭孔,每年都会在首都成均馆文庙大成殿和全国200余所乡校同时举行盛大的“释奠大祭”。

    韩国全国上下200多所乡校同时举行盛大的“释奠大祭”,而且是每年都进行。反观我们国内,每年也举行这样的活动,却仅仅是局限在孔子的故乡,和韩国举国上下200多所乡校同时举行盛大的“释奠大祭”相比较,我们是不是做的有点吝啬了?试问,每年我国举行这样的活动时候,有多少人知晓?年轻的一代,有多少人,认知这些的活动的历史渊源呢?人家一来就是排场盛大的,其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以及效果,可想而知了。当我们听到韩国人要把孔子的户籍搬到韩国,成为韩国人以后,都很气愤,都在骂。可是我们自己在行动上就落后给人家了,光动嘴皮子有何用之有呢?

    很多时候,我们不注重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播和保护,当别人过来抢的时候,才发现这些东西的宝贵之处。为什么就不能未雨绸缪呢?

    韩国人推崇“文化立国”与“孝子产业” 。

    韩国小学道德伦理教育的科目名为《正经的生活之道》。在这一科目中,设有“个人生活 ”、“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三大部分。“个人生活”中,主要进行“端正、诚实、节制、创造、深思”的教育。“社会生活”中,主要对学生进行“宽容、爱家庭、和睦、亲切、公益精神、责任意识、团结合作以及公正”教育。在“国家生活”中,向学生进行“三爱”教育,即爱国家———忠诚、爱民族———继承传统文化、爱人类。

    中学道德伦理教育科目中,分初中“道德”科目和高中“国民伦理”科目。初中道德科目主要是关于“人际关系与各种礼节”:它以家庭内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起点,提倡学生之间相敬互爱和协作精神,同时培养学生敬老孝亲思想。在高中的“国民伦理”科目中,主要对学生进行尊重人的生命与价值,“诚”与“敬”的修养以及“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等教育。

    大学里设“国民伦理”科目,过去是必修课,现改为选修课。科目中设有“韩国传统思想的源流(儒学部分)”、“实学思想”、“近代化与开化思想”等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吸收近代科学技术与自立自主意识结合起来,奠定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的精神基础。

    看看我们中国现在这些教材,里面都是些什么东西?教育界天天在改革,教育界的人天天在研究如何改革,结果是改出来的东西,把自己的本来的东西给扔掉了,教育出来的后代,在某些地方明显是不如人家呀。可悲可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