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在地表37米以下为圆砾层,主要包括12-4和14-2的圆砾层,中间有局部的夹层,但厚度均不大,故忽略不计,勘察报告显示:
⑿4圆砾:灰黄色,很湿,中密~密实,卵石含量约20~25%,直径约20~60mm;圆砾含量约35~40%,直径约2~20mm,卵砾石成分以砂岩为主,亚圆形;砂以中粗砂为主,并夹少量粘性土。进尺每米约15~20分钟左右。层面高程为-38.05~-26.01m,局部勘探孔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16.70m。全场地分布。
⒁2圆砾:杂色,很湿,中密~密实。含卵石约15~25%,粒径为20~40mm,砾石约35~40%,粒径约2~20mm,卵石、圆砾以砂岩为主,呈亚圆形,质地坚硬。其余以细砂、中砂及粗砂等充填。钻机钻进时有跳动,并伴有响声,干钻难钻进,进尺每米约20~30分钟左右。层面高程为-52.50~-41.11m,本层部分勘探孔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11.10m。
根据设计要求,桩径600的桩进入⑿4圆砾层大于12米,桩径800的桩进入⒁2圆砾层大于2米,但在实际施工中,钻进速度较慢(10型钻机),尤其钻进完成后进行孔径检测发现,孔径均小于设计桩径,且孔径曲线较顺直。为什么在圆砾层内钻进会出现缩孔情况呢?
桩径800原钻进时钻头直径为770,但孔径检测竟只有730左右,后加大钻头直径到790,但孔径检测仍不符合要求,只有780~790,而检测时间在终孔后提钻后即进行。
http://s16/bmiddle/519ee48ah7dac95c0b3bf&690
http://s3/bmiddle/519ee48ah7dac969798a2&690
http://s13/bmiddle/519ee48ah7dac9807d20c&690
http://s14/bmiddle/519ee48ah7dac9a50463d&690
http://s1/bmiddle/519ee48ah7dac4d1aea40&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