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上花嫖客老爷鸦片烟沈小红红灯区娱乐 |

19世纪未的上海,其繁华基本属于洋人的租界,而这里的高等妓院区,尚且拖着长辫子的老爷公子们依然醉生梦死,苟延着帝国的奢靡生活。他们与高档妓女的情感纠葛,缠绵于吴侬细语或沉默中,迷乱的生命气息,在鸦片烟雾中弥散。
这便是电影《海上花》的颓靡语境。原著为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作者清未松江人韩子云(今人韩寒同乡),其书由苏白方言写就,胡适曾为之做序,称为“苏州土白文学的正式成立”之作,且鼓之为“国语文学”之“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可惜能解吴语者廖廖,20世纪80年代,张爱玲曾为此书做译注,身出名门的张爱玲本就擅长于描绘闺阁,加上她的名望,可以说其译注是此书之一幸。1998年,侯孝贤将书中故事搬上银幕,可称此书之又一幸。当然,张注与侯氏影片更是读者和观众之幸事。
整部影片,光影声色全在几处妓院的房间里展开(可惜今日之室内戏皆沦为闹剧),借助对白(字幕),观众基本可以把握情节之发展。当然,我认为,这部电影之主旨并非着力于讲述某则嫖客与妓女的故事,而是描绘一种生活状态。在帝国将倾颓之刻,那些尚且有钱的主儿,纵其如何寻欢作乐,看来也尽是乏味与无力。影片开头便是妓院里的一个酒局,洪老爷、罗老爷、王老爷一桌人在莺群花丛中拇战豪饮。其言谈声调,听来极尽琐屑,与席者皆目光闪躲,举止轻呷。唯有一人例外,便是梁朝伟饰演的王莲生。其沉郁好像心怀国难或者什么天下局势,接着看才发现,其不快原来因于他和沈小红、张惠贞的三角关系。几年来,沈小红只接待王莲生一个客人,王也情有专属,待之颇厚。然而,嫖客毕竟是嫖客,沈小红没想到王莲生又恋上了张惠贞。沈小红便去打了张惠贞,因为在上海滩色情界,沈比张的腕儿要大得多。也许王莲生尚念旧情,姑且两家的生意都照顾着。一日醉后,王莲生怀疑沈小红姘了戏子,于是大发雷霆,决意抛弃沈小红,聘娶张惠贞。然而,妓女毕竟是妓女,王莲生没想到后来张惠贞却姘了戏子。最后,与王莲生共享乱世中一隅安适的妓女,还是沈小红。
身在其境之外,实在难以理解有钱有势的嫖客为何在妓女面前那般委曲求全。应该不是旧上海男人的性格吧?想来大概当时名妓的地位比今日之小姐要高,也许相当于今日的娱乐明星或者美女作家。也许比当今女明星的地位还要高点呢。如今在台前风光耀眼的女星,幕后还不是要被潜规则或者拍艳照。或许还有一个原因,苍芳里、公阳里、尚仁里这些高档红灯区,皆是当时上流社会的交际场所(现在北京尚有和平里,是什么区不曾考据),老爷公子们都不愿为了妓女的争风吃醋或者几千银两而失了面子。如此想来,其它几场戏之情节也好理解了。朱淑人在影片中一直是满脸怯懦相,因为他在这个交际场里还是个后生。他与朱双玉私订婚约,又不能践行诺言,结果被妓女相逼同赴黄泉。可见做一个嫖客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儿。于是,洪老爷这样的人物也就必不可少了。影片中,洪老爷在酒局上划拳是不曾输过的,可见是个老江湖。其他嫖客与妓女有了纠葛,一般也是他出面调节。在不尚法律的国度,民间仲裁经常发挥重要作用。洪老爷在风月场里就是这样一个重要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半野喜弘的配乐低婉凄回,十分契合影片。末代帝国奢靡之享,迷乱之情,就在这几近无声的幽乐中,随鸦片烟雾而消逝。
(贾谬/戊子年春分前五日,北京张家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