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婚姻家庭两性情感杂谈 |
分类: 蔚蓝情感 |
“我就是把房子卖了,也要把这5万转过去。”
近日,湖北武汉江岸,一名64岁老奶奶在银行坚持要给外国男友汇款。
这是一年来,她第三次因网恋被骗了,一次被民警拦下,一次被骗5000元,这次又信了对方“借5万还200万”的鬼话。
特别可笑的是,连日来,骗子甚至连微信头像都懒得换一下,只是换了3个身份,她就信了人家3次。最后,民警拉着老奶奶分析了两个小时,她才终于明白自己上当了!
前几天,我还看到一个新闻。有一家所谓的养殖公司,通过发传单和讲座的方式,宣称自己从事肉猪养殖,享受国家补贴,是国家扶持的企业,由于需要扩大生产,遂向社会募集资金,竟然骗取了百余位老人共计602万元巨款。除此另外,大庆市还有一位七旬老人,今年连续转账100多次!被骗1000余万!
近年来,老年人被骗的新闻,可谓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那么,老人为什么这么容易上当被骗?仅仅只是因为他们脑子不灵光,容易相信人吗?蔚蓝认为,显然不只是这些原因。
据蔚蓝了解,社会上,其实有很多骗子公司从一开始就是专门为老人而设立的。并且,他们从盈利模式到员工培训,均会处处以老人的生存状态和各种需求中心,
由此,为老人“量身定制出”一些很容易上手,可以快速赢利的所谓产品与项目。甚至,有些公司还会专门设置老人心理研究方面的课程。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一些所谓的保健品公司。他们一般都会抓住老人重视健康、内心孤独、爱占小便宜等心理特点,从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免费产品体验、专家免费授课和赠送小礼品入手,与老人建立最初的联系。
然后,再进一步通过一些温暖细致的小事,取得老人的信任,由此获得老人的情感认同,直至产生情感依赖。最后,再通过推销产品和各种诈骗手段去获得巨额经济利益。
这里,并非蔚蓝危言耸听,有很多骗子在这方面的专业程度,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在他们的洗脑、唆使和撺掇下,许多老人都会与这些人发展成为干爹干妈和干儿子干女儿的关系,并且不惜与自己的亲生儿女和家人断绝来往。
甚至,还有一些老人,明明知道对方是骗子,也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理需求,会欣然前往,愿意主动被宰。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其背后都反映了哪些深层次问题?蔚蓝认为,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其一,老人需要价值认同;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陈绍建说:其实,很多老人,最怕的就是寂寞和无用感。他们同样也需要实现自我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会因为包括“子女不明白如何安排父母退休后的生活”等在内的多种原因,让骗子钻了空子。
所以,社会和家庭关爱老人,关爱的不应该只是他们的衣食住行,还要让他们适度地有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让他们完全与社会脱节,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让他们参与一些社会活动,或者发展一些个人爱好,包括拥有自己相对稳定健康的生活圈子。
其二,老人有情感上的心理需求;
我们上文提到的,64岁老奶奶网恋被同一个人骗3次这个案例,不管背后的具体原因何在,或者骗子采取了什么样的高明手段,但蔚蓝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老人在情感上长期不能得到理解、认同和接纳。
但这种情感上的接纳,并不一定非得是爱情,它同样也可以是亲情和友情。其实,对于绝大多数老人来说,健康良好的亲情和友情,是可以足够代替爱情的。
另外,蔚蓝个人认为。有条件的家庭和开明子女,还是应该充分考量到老年人这一方面的需求,只要老人有这方面的意愿,还是应该支持和成全老人发展自己的私人感情,拥有自己的情感生活。只要积极面对,无论对于老人自身,还是对于家庭,其实都会利大于弊,都会有相对比较稳定和长远的好处。
其三,老人有健康的心理需求;
恕蔚蓝直言,不管你有多大的同理心,一个人没有真正老过,便不能真正理解一个老年人的不容易,以及因为身体健康出现问题,而产生的无助、无奈、恐惧,等诸多心理上的变化。
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这一天,而人老了之后,首当其冲的便是身体健康问题。说句不该说的话,人到60岁以后,很多时候,便是用钱去换生活质量,用药物和治疗去延长生命。
所以,人之常情,对于很多老人来说,没有什么是比个人健康和能多活几年更重要的了。出于这方面的心理需求,他们往往很容易偏执、狂热,并且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虽然这些可以最大限度地去避免,但却不可能完全从根源上避免。
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老人保持乐观的心态,有一个相对高质量的生活状态,遇到病痛能够第一时间得到亲人的帮助。
其四,爱占便宜的心理;
蔚蓝说这句话,并没有任何歧视老人的想法。毕竟这是我们大家共有的人性弱点。只不过是大部分老人,都会因为生活条件、环境,以及年代上的差异,而在这方面显得更加突出,同时又因为年老体弱,缺乏敏锐的思维,而更容易被骗子盯上。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家人和子女,一定要对老人多加关心,平时要多留意一下他们在生活上的细节。尤其是要注意到他们的日常花销,以及平时收到的一些小恩小惠,包括家里平白多出的一些小礼品。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就要及时进行疏导,把一些其中的利害关系告诉老人。
其五,从众的心理;
从众心理,同样是我们所有人几乎都会有的共同弱点。而骗子却总会恰恰抓住这样一个人性弱点,相关的伎俩也会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其中,最为常见,最为老道的一种方式,就是找托。尤其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他们这里的托,不一定是别人,或者是他们花钱去雇佣的,而很多时候,往往就是老人身边自己的朋友、同事和同学。
也就是说,骗子们常会以非常优惠的条件,向某一部分老人推销产品,让那些老人先买了他们的产品,并让他们对自己身边其他的老人去做宣传(甚至可以拿回扣和产品)。
而其他的老人看到后,就会在心里想,别人都买了,不怕受骗,我为什么要担心受骗?这样一来,其他男人往往很容易因为从众心理掉进骗子的陷阱。
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老人有足够的定力,和最基本的分辨能力,尤其是要懂得一些最基本的市场营销和骗子们的兜骗模式和思维方式。作为儿女,一定要在平时,有足够的耐心多给老人讲讲这方面的事情。另外,对于老人的经济,也有一定的管控和监督。
所以,老人屡屡被骗,不只是某些老人单方面的原因,还有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只有家庭子女和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关爱和参与进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就是,要充分关心老人的生存状态,要以开明开放但却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他们的老年生活。尽量避免和减少老人的独居生活,要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建立自己稳定健康的生活圈子,甚至在家人的指导下,找寻自己的老伴。
对于条件不允许的家庭,国家要有政策上的倾斜,要从社会层面,多角度多层次给予他们一些切实有效的帮助。作为子女,也要养成定期回家,给老人打电话问候,陪他们聊天的习惯。
版权说明:本文系蔚蓝原创,转载请后台留言,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作者天空永远蔚蓝,原名张敏,知名情感专家,专注婚恋情感研究十余载,发表相关作品千万字。代表作《爱的细节》、《为何越爱心越伤》。微信公号:天空永远蔚蓝(ID:tkyywl100)
商务合作转载: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