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管”是为了最好的“管”

(2010-03-30 10:25:51)
标签:

杨柳轩轩

早期教育

育儿话题

杂谈

分类: 育儿反思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很久前我在网上在线阅读的书,随着时间的久远,已经淡忘了。

 

    前两天,在小书吧里我又拿出这本书,慢慢地品,慢慢地悟,久远的记忆重新忆起。翻开书的目录,我在思考着对我有用的信息。我随意地翻着书,翻到了那页“不管”是为了最好的“管”,不知为什么,我静静地看过,若有所悟地看着。

 

    博上网下我发觉好妈妈越来越多了,管得更细,管得更多了。养育儿子的过程中,我随时提醒自己,做一个智慧的懒妈妈,好妈妈不妨“懒”一点。

 

   在我看书的过程中,正在学英语兴趣班的儿子传来了哭声,想到儿子自己能处理的我没有干涉,静静地听着儿子的哭声慢慢变小,然后雨过天晴又是大声读英语的声音。

 

    书中写到一个极为关心孩子教育的妈妈,事无巨细地呵护着孩子,用心之极。事与原违,后来那个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性格越来越叛逆,成了一个问题孩子,书中核心就是“不管”是最好的“管”。

 

    儿子英语课快结束时,又听到了儿子的哭声,英语老师叫我进去。我走过去,静静地抱着情绪激动的儿子,英语老师诉说着事情的经过。很简单的事情,儿子第一次哭时因为老师不时提醒他穿上衣服,小心感冒,儿子固执着说他很热,不需要穿外套。老师有些生气地说他不听话,儿子委屈地哭了。第二次,儿子一唱英语歌就非常地兴奋,不时绕着椅子边唱边转,老师几次要求儿子听话坐在椅子上,儿子继续,后来老师不耐烦了,大声呵责了儿子,儿子又哭了,并且情绪激动地吐了。

 

    我紧紧地抱着儿子,其它家长与孩子都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如同一只母鸡一样保护着儿子,安慰着老师,没什么,他哭一会儿就好了,我带着儿子快速离开了教室。

 

    一路上,我与儿子都无语,儿子沉默着,我只是静静地拉着儿子的手,什么也没说。

 

    回家后,我跟轩爸什么也没说,儿子情绪有些低落。儿子洗漱时,英语老师打电话来,我离儿子远远地接电话。睡觉时,我与轩爸试图给儿子解释,分析他的情绪,了解儿子的想法,谈了很多。儿子敏感地提到,妈妈刚才是老师打电话吧。我很诧异,儿子怎么知道。儿子诉说着,上课时老师把他说烦了,他毛了,他气得眼冒金星,愤怒的想踢老师几脚并且把桌子椅子全部推倒。

 

    我的一翻说教与分析,儿子连说知道了,想睡觉了,很快儿子真的呼呼大睡了,看来真是孩子。

 

    第二天一早起来,儿子一切依旧。进学校的大门,我问了一句,儿子你还是有些难过,心情不好是吗?儿子立马有些情绪低落,我试图让儿子高兴起来,没有做到。

 

    我看着儿子慢腾腾地走进教室,我心里七上八下,担心情绪低落的儿子会不好好吃饭,容易生气。我特意等着老师,嘱咐老师,轩轩今天情绪不好,关注一下。我非常感谢轩轩的老师,她是一位真正懂得儿童心理的好老师,她理解我的心情,委婉地提出了关注孩子的情绪很好,但不要过细,本来孩子没有不快,大人一提、一关注、一分析,孩子再一次感受情绪,本来细腻敏感的孩子将会更细腻与敏感。

 

    老师一语提醒了我,在儿子的教育上我不是不关注,而是关注太甚,本来很小的一件事我会给儿子分析半天,讲道理半天。这样不但不于事无补,反而让孩子更细腻,更在乎外在的看法,抗挫能力差。

 

    以前有博友提醒了我这点,我有所认识,但没真正引起重视,以后随时谨醒了。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尽早摆脱家庭教育,“不管”才是为了更好的“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