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班上新学期的家长会如期举行了,换了一个新班主任。新班主任老师非常敬业,非常负责与忧心,短短的几天,对儿子现在所在的班已经了如指掌,洞察如微。
儿子所在的童童班是学校中班中最小的一个班,年龄介于3岁半左右。全班40个学生,现在开学两周了每天的出勤率是最低,也就25个学生左右。老师用了一个非常恰当的说法,就是这个班的同学表扬他他无所谓,批评他他也不以为然,还有5、6个学生饭端来就看着饭,绝不动手,等着老师来喂。尤其提到这个班的学生走两个极端,要不就特别好动,一刻也不能安静,要不就慢吞吞的,表扬与批评都无所谓。
后来一位老园长语重心长地说教了一翻,举的例子就是每次来到童童班,上课时间有的小朋友去玩积木了,有的去上厕所了。老园长特别强调,现在是中班下了,不能养成好的习惯大班就跟不上学习课程,学前班肯定跟不上,那小学更是麻烦。有家长小声嘀咕,美国上小学都是允许上课时间到处逛的。园长马上强调,你的孩子在中国,中国人多,不得不面对的是应试教育,一个小学班上六七十个人,你不安静怎能听到老师讲课嗯。
听着老师忧心匆匆的话语,提了几次现在不打好基础,不养成习惯会影响将来小学入学成绩。家长们个个表情尴尬,像做错事的不是孩子,而是这些可怜的父母,谁不知“养不教,父之过”。
开完家长会,去班上接孩子们,看着一个个天真灿烂的笑脸,心情总觉有些悲凉与无奈。这么小的孩子,不得不禁锢在每天无数次的上课20分钟,还得背上应试教育的重负。
无力改变现状,那从现在起就得适应现状,适应中国几十年的应试教育。每次接送儿子,总是听到老师表扬儿子表现很好,是班上最乖的孩子。上周班上推行争当“本周明星”之选,儿子与另一个小朋友首次成为本周明星。儿子生活自理能力与学习能力非常强,动则活跃,静则专心,这方面不用操心。这样作父母的反而担心儿子会不会上课太压抑了,偶尔听到老师说轩轩今天上课拗好朋友的脸,把对方拗哭了,睡午觉时,牵着好朋友的手,聊天不睡觉。说实话,听到这些妈妈反而有些高兴,这才正常,这才是孩子,能够理解。每当老师把这些当着不好地跟我说时,我在儿子面前从来不会提下次上课认真一点嗯,总觉得毕竟是孩子,就应该调皮一点,多动一点才正常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