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爱情危桥实验说起

(2012-12-11 08:15:05)
标签:

搭讪

恋爱

心理分析

心理学

男女

引文: 
【百度百科——情绪唤醒实验(危桥上的约会)】 
  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情绪唤醒实验(危桥上的约会)这可以算是一个爱情心理实验,也是一个情绪实验: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了爱情的复杂性。心理学家达顿和阿伦(Dutton and Aron)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让一位女性作主试,进行主题统觉测验。一次是在一座230英尽高的吊桥上,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峡谷;另一次是在10英尺高的石桥上。参加实验的被试都是男性。两次的实验程序完全一样:女主试把题目交给男被试,让其完成后对他说,如果你想知道这次测验是怎么回事,就可以给我去电话。说完留下电话号码。实验控制了各被试对测验的兴趣因素。结果发现,吊桥上的男子过后与女主试联系的比例显著高于石桥上的男子。前面提到过,社会心理学家是用情绪唤醒理论来解释爱情。这个实验就证明,对生理唤醒状态的认知评价也是促使青年投入恋爱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家是用情绪唤醒理论来解释爱情。这个实验就证明,对生理唤醒状态的认知评价也是促使青年投入恋爱的因素。 
在暴风雨中的恋人会感到两人间爱情更加紧密,其原因是:暴风雨引起强烈的生理状态变化,恋人知觉到生理变化而认为这种生理变化是由爱情引起。 

相关视频:http://v.ku6.com/show/tzXHsHgkPXJKJmnp.html 
============================================================== 

正文: 

由于有了这个实验,于是有人认为,带女孩经历一些惊心动魄的体验更有利于获得她的好感,比如一起去坐过山车容易让你追到女孩。但本文要说的就是——这个想法并不成立。 

危桥实验有两个关键之处不同于日常生活: 

1,女性被试与危桥是同时呈现给男性被试的。 

2,女性被试的身份是调查员,不是约会对象。 

而在生活中,你带一个女孩去游乐场,你和她事先肯定有过交往。她对你的为人、你的动机不会没有了解,而且很可能已经属于确定的评价,这种情况下,突然的情绪波动基本不会影响她对你的判断。 

至于引文的最后一段:“暴风雨中的恋人会感到两人间爱情更加紧密”,这跟危桥实验甚至都没有关系,估计是小编自己发挥的。请注意,这句话说的是“暴风雨中的恋人”而不是“暴风雨中的约会者”。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恋人是一体的。这就像你不会因为自己步入险境而埋怨自己的双足一样,在危险中你只会更期待你的身体能灵活支配。暴风雨中的恋人感到爱情紧密,那是因为危险中的情侣彼此更要依赖。但如果跟约会阶段的姑娘一起淋雨,在她还没把你看做自己人的时候,那么她更容易得出的结论是:“再也不跟这个倒霉蛋一起出来了!” 

在另一份文献中也出现过类似的结论:紧张环境虽然会使那些原本就非常可爱的人显得更加招人喜欢,但其同样也会使那些并不可爱的人显得更加令人生厌。  

心理实验的结论都是有严格条件限定的,忽略这些提前,盲目把结论运用于日常生活,就会引发许多错误。 

在泡学理论中的“让女性为你投资”以及“逆向合理化”,也是对心理学一知半解的典型谬论。这些理论告诉大家,“让女孩请你吃饭”或者“让女孩上门来找你”,“当她为你做了这些事情之后,她就会认为自己喜欢这个男人了”。 

实际上,只有女孩子自愿付出时,她才会觉得自己喜欢这个男人。反之,如果是你让她为你付出,那么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自寻死路。因为姑娘根本不用逆向合理化为自己解脱,她可以直接正向合理化——这男的是个2B,我再也不理他了。 

逆向合理化成立的关键前提是当事者没有选择,所以集中营的犯人有可能因为天天写悔过书而被洗脑,但现实生活中的女孩,尤其是美女,她有很多男人可以选择,因此就算一时糊涂付出了一次,人家也可以当做是吃一堑长一智的人生教训。所以那些自以为可以凭这个就让女人对自己投怀送抱的男人,本质上还是太自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