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生物学家、女PUA和她的新理论(转帖+感想)
(2009-06-14 08:49:34)
标签:
女性中性理论性选择帕蒂it |
一直很认可谜男将进化论和进化心理学视作泡学学科的理论基石的观点。型男在<The
Game>中还把《自私的基因》、《精子战争》、《红皇后》等进化论的经典著作列为推荐书目。
前些日子在BNU举行了“群落生态学与中性理论”的workshop,因为专业沾边特地去听。好像是BNU最牛的一个进化生态学家,从国外请来了几位非常牛的生态学家来做系列报告,包括群落生态学中性理论这个当前热得发烫的分支的创始人哈勃教授。群落生态好像跟咱们的泡学关系远了些,可老哈勃的新媳妇帕蒂教授却也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厉害主儿,做的是进化与性选择理论,正是泡学的理论基础。
帕蒂讲了自己的新成果:性选择中的中性理论。由于听力问题,只能听懂一部分;又没能弄到讲座的幻灯片,只简要地记了一部分内容。概括地说,传统的性选择理论认为,男性在繁殖中的投入远远小于女性,因此造就了男性的“热心”和女性的“挑剔”,因而传统的性选择研究主要研究男性如何竞争女性,女性如何选择男性。而这位有些女权倾向的进化生态学家帕蒂觉得,这样太偏心了,起步是意味着“女性从不进化”?她要研究女性如何竞争男性、男性如何选择女性。
另外一方面,传统的研究都是在已经产生了男女差别的情况下,研究两者行为特点有什么不同点;而帕蒂的“中性理论”关注:从无性繁殖到最早的性别分化过程中,大家的公共策略是什么?性别是怎样产生分化的?用到了一些博弈的理论。
比较震撼的是帕蒂教授的两个预测:
1.男性可以通过改变女性的与异性相遇机会、存活机会、事后不应期长度、对象个数和自己在这些对象群体中的相对地位和等,来操纵女性,减少被拒次数,增加接受机会
2.不全是女性挑剔。那些富有吸引力的男性(PUA? AMOG?)会遇到更多的潜在对象,并因此而比吸引力较小的男性要更为挑剔,拒绝掉更多的性行为
第一条翻译的可能有点生涩。根据我的理解举例说明:男性可以将女性锁在家里不许外出(降低与异性相遇机会和潜在对象个数)、可以制定女工工资低的制度(减少其生活能力和存活机会)、可以争名夺利或者学习各种把妹技巧提高“预选价值”(提高自己在竞争者群体中的相对地位)等,来操纵女性。至于控制事后不应期长度,除了《精子战争》中说到的一些办法之外,有个极端一点的就是狮子的杀婴现象:新狮王把老狮王的幼崽全部杀死,使得雌狮子中断哺乳,迅速回到发情期与之交配。这属于泰勒德登式的AMOG技巧吧。
帕蒂教授的理论,是经过数学模型的严格检验的,其可靠性毋庸置疑。这些理论和推测,完全可以用来给谜男等MPUA们创立新理论提供切入点和启发。
有意思的是,讲完后的提问时间,有个男学生站起来就问帕蒂教授,大意是:性别歧视,如男女同工不同酬,是不是男性的一个阴谋,来降低女性的存活机会以便提高自己被接受的机会?呵呵,听完这个问题就想:哥们儿,咱知道就行了,何必说出来呢?帕蒂倒是说,她不太认可阴谋(conspiracy)这种说法(阴谋论?呵呵)。不过我觉得,嗯,无意识的阴谋。有很多人不用阴谋,但他们都没能留下后代。现在活着的男性,都是有阴谋基因的。
最后,觉得帕蒂教授是个女PUA。据说哈勃教授这个优质男士被她“管理得很好”。看她开心的。
附这位女PUA的维基百科页面:
http://en.wikipedia. org/wiki/Patricia_Ad air_Gowaty
———— 作者 Archaea
===========================================================
对帕蒂教授的两个预测说几句魔鬼我自己的理解
1,“男性可以通过改变女性的与异性相遇机会、存活机会、事后不应期长度、对象个数和自己在这些对象群体中的相对地位和等,来操纵女性,减少被拒次数,增加接受机会。”
本文的作者Archaea理解为“男性可以将女性锁在家里不许外出(降低与异性相遇机会和潜在对象个数)”等等……
但我觉得锁在家中不许外出这招仅限于自己的老婆吧,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策略是男性让自己与异性相遇的机会超过女性(通过对比间接地降低了女性与异性的相遇机会),来操纵女性,减少被拒次数,增加接受机会。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多搭,手机里有了长长的list之后,你认识的异性比她的还多,你的底气自然就足了。
2,“不全是女性挑剔。那些富有吸引力的男性(PUA? AMOG?)会遇到更多的潜在对象,并因此而比吸引力较小的男性要更为挑剔,拒绝掉更多的性行为”
这一点我非常同意。在记忆中,泡夜店的那几年是我最饥不择食惶惶不安的岁月。而到了后来,由于遇到过特别满意的对象并且相信这样的机会还会存在,所以我对单纯f~close的兴趣反而降低了。
作为一个职业搭讪犯,我经历了与正常男人不太一样的社交生活。
在这几年中,虽然我的社会价值没有任何提高(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还可以说是在降低),但的的确确的是,我与异性交往的自信心越来越高,主动性也越来越强。
在我从搭讪到约会的50%递进规律中,还有另一个规律一直没有跟大家讲,就是前期是MM选择我,越往后期就越变成我在选择MM。
所以,虽然我不太关心动物性社会性这些概念,但这个科学家的结论与我个人的极端的生活经验恰恰是一致的。
前些日子在BNU举行了“群落生态学与中性理论”的workshop,因为专业沾边特地去听。好像是BNU最牛的一个进化生态学家,从国外请来了几位非常牛的生态学家来做系列报告,包括群落生态学中性理论这个当前热得发烫的分支的创始人哈勃教授。群落生态好像跟咱们的泡学关系远了些,可老哈勃的新媳妇帕蒂教授却也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厉害主儿,做的是进化与性选择理论,正是泡学的理论基础。
帕蒂讲了自己的新成果:性选择中的中性理论。由于听力问题,只能听懂一部分;又没能弄到讲座的幻灯片,只简要地记了一部分内容。概括地说,传统的性选择理论认为,男性在繁殖中的投入远远小于女性,因此造就了男性的“热心”和女性的“挑剔”,因而传统的性选择研究主要研究男性如何竞争女性,女性如何选择男性。而这位有些女权倾向的进化生态学家帕蒂觉得,这样太偏心了,起步是意味着“女性从不进化”?她要研究女性如何竞争男性、男性如何选择女性。
另外一方面,传统的研究都是在已经产生了男女差别的情况下,研究两者行为特点有什么不同点;而帕蒂的“中性理论”关注:从无性繁殖到最早的性别分化过程中,大家的公共策略是什么?性别是怎样产生分化的?用到了一些博弈的理论。
比较震撼的是帕蒂教授的两个预测:
1.男性可以通过改变女性的与异性相遇机会、存活机会、事后不应期长度、对象个数和自己在这些对象群体中的相对地位和等,来操纵女性,减少被拒次数,增加接受机会
2.不全是女性挑剔。那些富有吸引力的男性(PUA? AMOG?)会遇到更多的潜在对象,并因此而比吸引力较小的男性要更为挑剔,拒绝掉更多的性行为
第一条翻译的可能有点生涩。根据我的理解举例说明:男性可以将女性锁在家里不许外出(降低与异性相遇机会和潜在对象个数)、可以制定女工工资低的制度(减少其生活能力和存活机会)、可以争名夺利或者学习各种把妹技巧提高“预选价值”(提高自己在竞争者群体中的相对地位)等,来操纵女性。至于控制事后不应期长度,除了《精子战争》中说到的一些办法之外,有个极端一点的就是狮子的杀婴现象:新狮王把老狮王的幼崽全部杀死,使得雌狮子中断哺乳,迅速回到发情期与之交配。这属于泰勒德登式的AMOG技巧吧。
帕蒂教授的理论,是经过数学模型的严格检验的,其可靠性毋庸置疑。这些理论和推测,完全可以用来给谜男等MPUA们创立新理论提供切入点和启发。
有意思的是,讲完后的提问时间,有个男学生站起来就问帕蒂教授,大意是:性别歧视,如男女同工不同酬,是不是男性的一个阴谋,来降低女性的存活机会以便提高自己被接受的机会?呵呵,听完这个问题就想:哥们儿,咱知道就行了,何必说出来呢?帕蒂倒是说,她不太认可阴谋(conspiracy)这种说法(阴谋论?呵呵)。不过我觉得,嗯,无意识的阴谋。有很多人不用阴谋,但他们都没能留下后代。现在活着的男性,都是有阴谋基因的。
最后,觉得帕蒂教授是个女PUA。据说哈勃教授这个优质男士被她“管理得很好”。看她开心的。
附这位女PUA的维基百科页面:
http://en.wikipedia.
———— 作者 Archaea
===========================================================
对帕蒂教授的两个预测说几句魔鬼我自己的理解
1,“男性可以通过改变女性的与异性相遇机会、存活机会、事后不应期长度、对象个数和自己在这些对象群体中的相对地位和等,来操纵女性,减少被拒次数,增加接受机会。”
本文的作者Archaea理解为“男性可以将女性锁在家里不许外出(降低与异性相遇机会和潜在对象个数)”等等……
但我觉得锁在家中不许外出这招仅限于自己的老婆吧,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策略是男性让自己与异性相遇的机会超过女性(通过对比间接地降低了女性与异性的相遇机会),来操纵女性,减少被拒次数,增加接受机会。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多搭,手机里有了长长的list之后,你认识的异性比她的还多,你的底气自然就足了。
2,“不全是女性挑剔。那些富有吸引力的男性(PUA? AMOG?)会遇到更多的潜在对象,并因此而比吸引力较小的男性要更为挑剔,拒绝掉更多的性行为”
这一点我非常同意。在记忆中,泡夜店的那几年是我最饥不择食惶惶不安的岁月。而到了后来,由于遇到过特别满意的对象并且相信这样的机会还会存在,所以我对单纯f~close的兴趣反而降低了。
作为一个职业搭讪犯,我经历了与正常男人不太一样的社交生活。
在这几年中,虽然我的社会价值没有任何提高(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还可以说是在降低),但的的确确的是,我与异性交往的自信心越来越高,主动性也越来越强。
在我从搭讪到约会的50%递进规律中,还有另一个规律一直没有跟大家讲,就是前期是MM选择我,越往后期就越变成我在选择MM。
所以,虽然我不太关心动物性社会性这些概念,但这个科学家的结论与我个人的极端的生活经验恰恰是一致的。
前一篇:东西方约会学文化比较
后一篇:金秋搭讪计划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