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迷男素面马甲甲君相貌文化 |
原帖《纯学术:从个人实践经验谈迷男与魔鬼老师理论之差异
》
http://www.douban.co
先说两点我的不同看法
1,“迷男的理论太突出的针对所谓"10分"女生”(马甲语)
我觉得其实不是。有可能是为了出书吸引眼球的需要。
事实上,我认为通过技巧可以搞定的女生大多在智商和见识上都有一定的局限,估计应该在6——8分这个范围。
2,“马路生磕这种行为的成功率是以一个巨大的前提为基础的,那就是,你一定要有相貌吸引力!”
(马甲语)
其实当街生磕,相貌太出众反而会让女士产生戒心——“他这么帅,怎么会缺女人?”。
我觉得合适的相貌就可以,应该是那种猛一看不会引人注目,但仔细端详也不会让人觉着别扭的。
至于幽默感是和气度、气质同时传达的,所以纯文人式的幽默在生磕时确实没用。而发自内心的放松其实最关键。
再谈谈对迷男的感觉,就像马甲君所言,迷男的技巧是需要一个表演空间和时间的。进一步说,他的理论针对的主体是男性如何表现自己,而我自己的经验则越来越趋向于把女性作为互动的主体。通过观察对方的每一个反应去随机应变,但也只是顺应而决不刻意引导。自己只是做相应的表达而非表演,有时甚至可以是沉默。
结果就是当你真正做到这些之后,按照两性相吸的本能,两人自然会越走越近。
目前我要到电话后能够再约出来的成功率已经达到80%,这应该是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明,
但暂时还不想轻易去做理论总结。我更喜欢在实践中去感受这种关系的微妙。所以我现在不但自己搭讪,还组织搭讪训练班,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不成熟的过去能让我有更深刻的体会。
搭讪成功的标准不应该只是要到电话号码,而是获得有效好感以及继续接触的意愿,这一切都是以对女性的反应的敏锐觉察作为前提的,继续深入研究的确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想想都觉得头疼。
不过,直觉告诉我,搭讪是男女关系最戏剧的一个过程,其中蕴含着许多知识对之后的约会都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
最后再做这样一个比喻,如果一男一女流落到一座孤岛上,那么只要两人不是仇人,终究都是会在一起的。能够敏锐地感知女性,就可以通过许许多多的默契为你们之间营造出一座别人无法登陆的岛屿,这座岛不用很大,不用承担她的全部生活需要,但却是她的一座港湾,她会偶尔来这里躲躲,而你是这里唯一受邀请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