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纯净树心里的童话与诗意——读王宜振作品集《你的名字只剩下蓝》

(2018-09-02 17:02:36)
标签:

原创

儿童文学读后感

分类: 馨语馨苑

http://s6/mw690/001uENuQzy7njvtpJIxe5&690


   纯净树心里的童话与诗意

              ——读王宜振作品集《你的名字只剩下蓝》

                       /陈馨

 


“一只鹿在原野上跑,一个树根叫住了他。”一个树根,一个树根叫住了一只奔跑的鹿,为什么是一个树根呢?它叫住鹿有什么事?只一句话,引发好奇,目光随文字移动走入童话中。

这是王宜振的作品集《你的名字只剩下蓝》的首篇童话《鹿树》的开篇。这本作品集是童话和童诗的合集,19篇童话,38首童诗。编辑用心,目录简单明朗,六小辑每辑以其中一篇作品标题为名,一篇童话隔两首童诗,并以红色字体标明童话,层次分明,清新。

王宜振老师以儿童诗闻名,被评论家誉为“中国儿童诗第三座艺术高峰”,他自称“诗痴”,诗是他的文学之本。却不曾想,他的童话也是那样有声有色,想象奇特。追本溯源,王老师的童话中跳跃着诗的影子,诗的节奏。“是那个老巫婆给我施了魔法,我才变得又矮又小……是那个老巫婆给我施了魔法, 我就变成一棵会开花的树啦……是那个老巫婆给我施了魔法,我就变成一棵会走路的树啦”,层层递进的反复中吟唱着诗意,讲述着有趣的童话故事。

读此书,感觉王宜振老师的童话如诗,诗如童话。童话里有诗样的节奏,诗样的反复;诗里有童话般的想象,童话一样的奇思。童话中穿插着童谣、诗歌,奇特的想象引人入胜,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值得你一品再品。

“小风铃‘叮零叮零’地响着,那响声吓走了风,吓走了雪……

小风铃‘叮零叮零’地响着,那响声唤来了暖暖的太阳,融化了厚厚的积雪……

小风铃‘叮零叮零’地响着,那响声呼唤草芽儿钻出了泥土,呼唤树芽儿拱出了树皮……”

这诗意的语言在《呼唤春天的小风铃》这篇童话里叮零叮零响,唤来了一个春天,一个温暖可人充满爱的春天。盲婆婆的耳朵里“听到了风筝飞上蓝天的声音,听到风筝同蓝天接吻的声音,那声音好轻好轻,那声音好甜好甜……”盲婆婆听到了春天的声音,闻到了春天的味道,最终还看到了春天的色彩。美好又温暖的童话,浸泡着诗意的童话,读着,像走在花丛中,花香弥漫。

鼻子、耳朵等器官因为主人不讲卫生,逃走了;池塘里的鱼被钓光了,太阳变成一条小金鱼来和唯一的一条小灰鱼作伴,可最后小灰鱼也被钓走了。太阳这条小金鱼不愿再变回太阳,睡在池塘里,闪闪的红光,引来了钓杆,太阳被钓起,人们重新感受到光明;天上出现了十一个月亮,还有一个方月亮,这竟然与红谷米……《喜欢逃走的器官》、《钓太阳》、《红谷米》运用出入意料的想象,千回百转的情节牵引,让你从中领悟其中的大道理。

三个泉眼都不再喷涌,蛤蟆背着小录音机寻找鸟儿的歌声,可是大榕树变成了树墩,仙鸟无处找寻。峰回路转,树墩上年轮一圈又一圈,像个大唱片,小录音机里录下唱片里的歌,歌声播放,泉眼复涌。《仙鸟留下的歌》是听不够的;《古怪的琴声》意境优美,琴声穿越进空,婉转了时光;幸福的红纽扣,助人为乐的红纽扣,《兜肚上的红纽扣》童真、童趣中满溢着爱;麦苗、小麦、麦粒、麦杆、面包、纸,一个成长变化的过程,一只小蟋蟀不离不弃的倾情陪伴,最终成为童话作家一篇耐读的童话,《小蟋蟀的歌》循环往复着生命的成长;而那个很少与外界接触,便有了许多猜测的鲜花婆婆,是善是恶谁也说不清,可勇敢的孩子却敲开了她的门,感受到了她的热情;《大灰狼的热线电话》、《小狼蓝肚肚》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改变偏激的思想,认可与接纳新的改变,童话中把狼改邪归正的渴望描写得生动活泼。

王老师的童话啊,每篇读来都让人爱不释手,心意暖暖,感受独特的审美情趣。童话具有现实性,爱写诗的王宜振老师把童话赋予诗意的同时,将对生命的思索,对现实的思考,悲天悯人的情怀都融进了他的诗意童话,可让你品味良久。

童话如此精彩,童诗更胜一筹。《你的名字只剩下蓝》,蓝得深远,蓝得静谧,蓝得沉着。蓝中透着淡淡的绿,绿里飞着轻盈的想象。

云彩在养雨点,树想远行,春天是大还是小,大太阳有座小房子,你穿着群星闪耀的天空,月亮是一首朦胧的小诗,我在诗里养了一只老虎……诗赛童话。王宜振老师的童诗里飞跃着小小的童话故事,奇妙无穷的想象带你驰骋童话般的诗意世界。

“我在吟诵他的诗篇时,常常被那些绝妙的喻体——想象的结晶——所惊讶,所陶醉。”,“诵读着这样的句子,也就诵读着生命和创造的韵味,一种踏实,一种尊严,一种执著,一种执火前行而不惜焚毁的神圣。”对于王宜振老师的童诗,陈忠实先生的这篇后记《你的句子已灿灿发亮》,已详实、真切且厚重地表明了王宜振在童诗方面的独特与成就。

细品这本童话与童诗的合集,发现王宜振老师的诗与童话里住着“树”。想远行,想飞翔,长翅膀的树;想改变,有梦想的树;年轮里转动着唱片,会唱歌的树墩以及会奔跑的鹿树。树是一棵心情树,树也有树的苦恼,一只鸟和一棵树有故事,老橡树悠长有爱的故事,面包树神奇生长的故事等等,说不完,说不尽的树的童话,树的诗。

“我的感慨和感动在于一个人一生都在与孩子对话,都在感受着儿童心灵的妙音,都在专注地与那一双双天真烂漫纯洁无瑕的童稚的眼睛对视和交流,聆听如竹笋拔节般活泼泼的生命旋律,这样的作家活到百岁,心灵也是一片童稚的纯净与鲜嫩。”正如陈忠实先生所言,王宜振老师正是这样一棵有着童心,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大树,年轮的唱片里转动着童稚的纯净与鲜嫩,他用这份纯净与鲜嫩讲述着大树的故事,引导、关爱着正在成长的小树,将一片浓绿与赤诚,用真、善、美童话般的诗意传播着,撑起一片爱的浓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