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被低估蓝筹蓄势待发
(2009-03-30 09:45:23)
标签:
证券财经银行业蓝筹郭士英美国 |
银行业被低估蓝筹蓄势待发
|
|
|
从目前的情况看,库存已经回落到合理的水平,且国际原材料价格回落和物价见底的几率上升,这使得我们相信二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的下滑幅度会出现环比回升的态势。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盈利下降最坏的时期正在逐步过去。
上周五,国家公布了1-2月工业利润数据,同比下滑近40%。但从目前看来,银行业业绩好于预期已没有悬念。此外,上海亦表示将做大蓝筹股市场。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市场接下来走势怎样?哪些板块值得关注?记者对国元证券投资咨询总监康洪涛以及太平洋证券原研究部总经理、现北大方正集团研发总监郭士英进行采访。
银行地产应当还有表现
记者(以下简称记):从工行等银行股披露的2008年报看,银行业业绩好于预期,多家基金于去年四季度加仓、建仓银行股,且在上周买入迹象明显。银行板块接下来是否还有机会?怎么看待目前银行板块?
郭士英(以下简称郭):我觉得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价值是明显被低估了,是过去半年过度悲观的综合体现。更主要的是,很多投资者意识不到,我国银行的资产和业务结构以及进入限制和政策保护都与发达国家的银行有着天壤之别。前期外资的相继抛售,也有这个原因,还有部分原因是"后院起火"导致的流动性紧张。那么,国内投资机构就很不应该了。
我曾经在去年2月18日就提出"基金不应该不作为",我认为,应该看到我国银行的主要指标正处于最佳时期,资本充足率、不良余额和不良率以及资产拨备率都在改善,能够经得住短期的危机考验。
而从中长期来看,对房地产也不必过于悲观。事实上,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刚性需求正使得房地产行业景气出现显著的回升,加之美国美元超级供应政策,全球各国未来都存在比较明确的货币贬值预期,这些都值得我们回头审视我们以前的偏见。实际上,一直以来房地产股票的走势要强于银行业,我个人认为,这说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产业资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银行业还没有表现出来,银行股还存在显著的低估,这是不合理的。当然,市场转变也是需要过程的。
接下来,应是主流资金主导的行情。因为很多散户还在熊市思维中难以自拔,而不少外资以前很被动,因为他们深受"老巢"危机影响,前期根本无力决胜于中国市场,这不得不说是国内投资者之万幸。不过,这些外资回过头来会看到,中国的主流资产仍很便宜。这就意味着,机会犹在。钢铁板块算一个,金融的后劲更强。
实际上,现在很多机构都在疑惑,国内金融股真像有些人描绘的那么悲观吗?银行业的年报已经做出了部分回答。随着流动性复苏以及房市回暖,这个问题就快有最终的答案了。我们可以设想,如此资质的银行股如果放到美国股市,该是什么价格?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如果在美国股市,难道就仅仅值半个美元吗?有经验的投资者相信也能感觉到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证券等的伺机突破迹象。也只有主流股才能真正唤醒牛市、唤醒社会资金的流入。一些名不见经传、或实或虚的题材股,起起落落、自生自灭,能有什么大影响呢?
继续关注蓝筹股
记:上周,有公开消息称,今年,围绕"做大蓝筹股市场",上证所制定了一系列新目标:在推动"H股"公司回归A股的同时,香港红筹股公司内地上市正在积极推进中,并有望在今年实现;加速推动大型蓝筹企业整体上市,促使现有上市公司做强做大也是交易所瞄准的目标。
□ .孙.健 .四.川.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