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危急:业者责任重大!

(2008-09-17 23:39:35)
标签:

财经

理财

股市

业者

雷曼

中国

                               股市危急:业者责任重大!

                           ——关于证券业的反思     

                                 郭士英

 

    (政府突然宣布降低贷款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不少人以为股市应该见底回升才对。我连夜思考并写下“居易俟命与现金为王”一文,次日凌晨约1点发布在新浪财经网,并嘱咐同事一早尽快发布在WIND资讯系统和公司的OA系统。看网上的评论,有些人对近期还继续看空是很不满的。其实,谁情愿看空呢?事实证明,怀疑和贪恋的结果就是股市资产急剧缩水。)

   

 

     从价值和长远的角度看,相信分析师们都觉得2000点的卖空很傻,甚至认为现在的下跌也很“反动”。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多灾多难的中国股市偏偏又遭遇了罕见的逆境。再说,股市本来就是一个群众参与的非理性交易场所,更多的时候,价值只是一个看似迷人的幌子,涨的时候那就是“台风来了猪都会飞”,跌的时候就变成“熊到疯时必撞墙”,信心殆尽的时候,投资者也只能不计后果地夺命狂奔以致市场最后崩溃。这种股谚,恐怕也不只是中国的专利。加之我国股市的立市之本和治理理念存在严重先天不足,并且后天又百病缠身、无人医治,所以,想说爱它,确实不易。好在,在中国,除了位高权重的官员,还从来没有哪个人的言论可以左右市场的——在市场面前凡人只顺应市场规律。所以,因市场下跌而骂“专家”,只能说是不成熟的表现。“专家”的言论不是随便讲的,是要冒个人甚至机构的信誉风险的。“专家”把报告和看法无私地呈献给媒体和公众,一般也不会收费或掺杂什么私人利益,Bielive it or not,何至于经常怒骂、伤了和气呢?要骂就骂那些昧着良心说黑话、不做事甚至办黑事的人。

    凭我在业内十余年的经历来看,“黑嘴”只是少数人,甚至可以说是极少数人。多数在阴极阳末无法实现自我超越并保持冷静客观的分析师们,他们现在多数也感到很尴尬,但是,这和“黑嘴”是两码事,他们更不能全部承载市场之重。分析师也是人,不能把他们想象得太完美,同时,也必须清楚,他们也不值得崇拜。我知道的是,有些分析师甚至很年轻很单纯,他们或许刚刚出道就恰逢牛市,一方面对于人性固有的两大弱点(贪婪和恐惧)他们自然也很难超越,另一方面自己又没有全面的市场经验,糊里糊涂就被媒体、机构和投资者捧晕了头,弄得自己也就随波逐流了。巴菲特老人家之所以说最瞧不起的就是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们,我想,也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就算华尔街,也不会让这个职业消失。说明他还是有市场、有需求。在这里,希望经过一个大轮回之后,我们的分析师行业也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培养出更多值得投资者信赖的优秀人才。而投资者需要做的呢,就是谨慎对待,不要偏听偏信。最后的投资策略,大主意还是要自己拿。

    在我看来,多数分析师需要在精通某一领域的基础上打通上下游并拓展知识领域,上至宏观下至市场都要关注乃至熟悉才好,同时还要提高投资修为和服务意识。不过,即便如此,证券分析师这个商业职务,既不是政府官员和政府智囊机构、也不是企业主,所以,在一定意义上,他们有时候实在很难洞悉国家和企业的真相,提前预知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他们的优势恐怕只能限于就存在和发生的事实或现象作出规律性的推断和偏于理性的分析,而这种分析和预测,难免会存在偏差和出入。一旦他们真正遭遇公开资料未有披露或史无前例的的状况时,一样会迷茫,研判失误也再所难免。譬如,目前美国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的金融资产在急剧缩水,全球金融市场因此剧烈动荡。那么,大家都想知道,我国的损失到底会有多大呢?为此,我问过有关分析师,他说很难预计。因为,他们既不知道我国外汇储备境外投资的具体决策程序以及资产结构,也无从预先知道各个银行对美国金融资产的投资明细——银行不会很多,但毕竟存在意外风险和不确定性。这就是分析师的瓶颈,这就是市场风险。招商银行如果不主动披露其对雷曼兄弟高达6000万美元的投资,或者中国银行贷给雷曼兄弟12280万美元的情况如果不是被境外机构披露,知道真相的人,想必寥寥。随后我们看到今天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等也都跌停板了,谁又知道他们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投资美国金融资产的详细情况呢?(据最新消息:中国工商银行及其境外机构持有的雷曼兄弟公司债券及与雷曼信用相挂钩债券的余额总计仅为1.518亿美元兴业:兴业银行的风险敞口约3360万美元等。)既然不知道,怎么评估和判断?那么,在事实搞清楚前,在美国的金融市场还没有好转之前,你能够放心买入或持有中国的金融股吗?恐怕不会。所以,这个不确定性就表明,遭受银行、地产行业深度不确定性困扰的中国股市,目前还很难说能够摆脱下跌的漩涡。投资者仍然需要高度谨慎,不可侥幸涉险。

    我本人曾做过5年的投资银行业务,同时也多年在大学里讲授投资银行的课程,因此,我深深地知道:任何企业,只要成心不想让你知道的事情,即使你是他上市、融资的项目主办人、保荐人,你也很难知道真相或者根本发现不了深度的问题。何况分析师呢?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一直说,保荐代表人制度迟早要遭到我国证券行业的摒弃。原因就是它成倍甚至数倍加大了券商的管理和运营成本,而实际功效却实在乏善可陈,甚至滋生了很多不正常的现象。依我看,目前许多吃够了其苦头的券商,不过目前不方便反对罢了。发行体制改革的真正的方向是什么呢?恐怕尽快推出注册制是唯一出路,也是市场化的必然,由此,监管部门可以从此撇清“责任和是非”,券商和企业也可以真正相互制约而不是合谋,投资者也不至于总是长不大。

    我国股市两年间的牛熊轮回,实在是惊心动魄,至此1800点的时刻,尤其悲壮和不应该,值得所有参与者反思。有些人一直拒绝救市甚至治市,是严重错误和不负责任的。有三种错误论调,第一种,不承认市场存在严重的问题,这样的论调希望他们召开业内对话会;第二种,认为不应该干预市场,这已经被证明是极其不了解国情尤其是中国股市;尤其是,美国政府当前的政策选择,值得这些迂腐人士扪心自问、终身忏悔!第三种是,认为救不救都一样下跌。殊不知,跌和跌不一样。如果不是这么多错误导向和无为,股指不会这样象飞瀑一样下跌,而是迂回的,投资者的信心和损失也不会受到这样深重的损害,市场也不会危及到目前这样的程度。

    值此危难之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扭转颓势并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问题很多,不一而足,关键取决于改革的诚意和效率。如果今后立市治市的理念得以扭转并真正能够从法制的角度加大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如果上市公司或主动或被动地像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爱护自己的信用和品牌,不再把二级市场的股东当作自己渔利的对象;如果中介机构的信托责任由于规则或竞争因素而不得不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如果普通投资者都不再盲目崇拜或随意谩骂证券分析师而都用自己的头脑来交易了;如果大家都意识到全流通的价值中枢已经不可逆转地下移而不再盲目定价和追高;如果这个行业所有作欺诈和做假的行为都能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中国的股市,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国家的财富宝库和国民的精神家园。

    股市的深刻问题和潜在危机,业内一直在警示和呼吁,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局对此一直无动于衷。反差强烈的平静之下,不知究竟有何深意,更不知是何种思想和理念在其中作祟。业者、股民怎不寒心?奇怪了,难道真的不怕后面有大危机吗?今年3月底,本人就曾在新浪财经发表长文“放任下跌或会危及稳定发展”,预言“此时此刻,继续放任市场的进一步下跌,可能将产生严重后果。”此后还撰写不少改革时弊的建议,令人痛心的是,一切徒劳,而市场的悲惨状况也愈加不可收拾。面对弱势市场及其种种积弊,政府的无为,注定了灾难深重的结局。想起了某位仁兄说过的话:“莫非真是不出事不查,不造反不管?”,思来倍感悲凉!难道作为业内要人们,大家真就没有一点必要的预见性、责任感和危机意识?(“放任下跌或会危及稳定发展”原文摘抄:一切似乎都在昭示,在近期,我国股市走出低迷的可能性依然很小,向下的趋势仍将延续。决策者务必充分估量市场风险,及早防范和化解不必要的金融危机......如果这一趋势实际发生,人气涣散、信心崩溃就是必然的结果。在大股东解禁股份和过量再融资问题无法用制度加以约束之前,市场蓝筹股的行情即便是有,也注定将是短暂的,低迷市道之下或许只能给题材股的投机资金提供局部的机会。积弱难返的事情已经出现过多次,果真如此,那就会危及到市场的稳定发展,短则可能影响奥运会、延缓创业板推出和股指期货上市,长则可能影响政府在资本市场的公信力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信用基础,并进而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当然,境外公司境内上市计划也就可能无果而终了,等等等等。)

    当“炒股注定是一件丢脸的事”,不能不说,我国股市很失败。民间损人都习惯说成“你是不是买了中石油了?”,而对方也气愤地说“你才买中石油了呢,你还买了中石化!买了基金!”可见中国股市之失败!根源何在呢?制度。不做深度的制度变革,恐怕毫无出路。拒绝变革的人,应为其误国误民的战略失误付出沉重代价。本人敢说,股市制度不变革,即使经济回升,股市恐怕也未必如何!对于一个“拿股民当猪养”的股市,你凭啥再让别人建立信心呢?

    对于目前的经济困境和股市危机,本人觉得,一方面是要坚决降息、降税、提升消费并逐步理顺价格体系以挽救经济;一方面是正视问题、积极变革、消除积弊以救助股市,二者须同步进行、殊途同归。进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万丈深渊。中国股市的前途,匹夫有责,业者尤其责任重大!而且,股市不仅仅是股市,股市是财富的仓库、是实力的象征、是社会的缩影、是未来的镜子。因此,政府高层不能再坐视不管了!股市衰危,后果严重。业内人士和利益攸关者,万望深思而慎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