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证券一揽子市场需要中国石油 |
近期本已深感“无话可说”并反复提醒自己在当前形势下要牢记“沉默是金”。不过,晚间突然看到监管部门紧急发布的《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忍不住还要再说几句。
很体谅并感谢监管部门的苦心。毕竟他们终于认识到了市态的严重性——正如笔者一个月前发表在新浪财经的文章所分析和预测的“放任市场下跌或会危及稳定发展”。在此文中,笔者分析了市势可能失控的各方面原因。尽管作为一家券商研究部门的负责人,这样的文章略显偏激甚至被一些人说成是危言耸听,但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我的分析是能够经得住专业人士推敲的、我的主要看法也是能够接受市场和时间的检验的。
对于本次的指导意见,我首先表明我个人的观点:《指导意见》如果也算救市的话,那么,因为回避了主要矛盾,所以它是最为轻描淡写的救市举措;而且,这还不够,《指导意见》还将激化旧矛盾——更多的大小非将开始不安并必将在低于总股本1%的水平上加快盘中抛售,市场还将出现进一步的深跌,所以,它还是一个南辕北辙的救市举措。
在这里,必须郑重建议:仓位较重的投资者一定要抓住机会逢高减持;已经出局的投资者,不可贸然进场。
市场形势恶化到如此地步,隐藏的各种矛盾已经彻底被暴露、严重被激化——由于高端信用缺失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市场的信心重聚,短期看,已是无从谈起。市场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什么零打碎敲的救市政策,而是一揽子深度的、实质性的制度变革(详见4月2日新浪财经发表的拙作:股市亟待制度变革)。
4月17日本人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关于中国石油的采访时,酒后吐真言,说出了自己一直以来不愿公开明确的意见:“由于中国石油发行时定价过高,而且目前油价依旧高企,这种情况下,中国石油想守住发行价的可能性非常小。晚跌破不如早跌破,因为中国石油仍是大盘走势的风向标,只有它跌破发行价,场外资金才可能更积极地进场。”
4月18日,采访见报,中国石油应声跌破守护已久的发行价,大跌超过5%并带动市场走出一年来的新低。这也许属于时间上的巧合,但在我看来也有其必然性。不是本人生性残忍非要刻意敲碎多头的发财梦想,而是市场的力量在发挥神奇的作用。在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中国石油跌破发行价并非噩梦的尽头,下面还有至少30%的下行空间。是不是危言耸听,时间会让市场给出回答!
前面有车,后面有辙。中国是一个最讲善恶报应的国度,这在精英汇聚的股市里,不可能例外。市场以下跌50%的代价,使得深爱证券行业和证券市场的人们再次遭受巨大亏损和羞辱,应该能够唤醒和改变更多事关行业和市场长期发展的根本性的东西。
透过长期的潜心观察,本人再次大胆预测:我国股市本轮的深度暴跌,至少会从信心、信用和资本层面进一步威胁到危机四伏的实体经济,这就是忽视股市稳定的代价。这种代价是成长的烦恼,是令人痛心的学费,是我们目前的国家智慧所无法超越的。本轮调整的底部也很有可能造就外资的又一个金融博弈的重大胜利。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但从近年的股市表现以及我国股市低劣的生态环境看,恐怕是在所难免的。只能说,高端的金融财富理应归于高端金融智慧的拥有者,这是规律,与国别和爱国热情无关。但愿本人早前的警告不会应验:亡羊补牢犹未晚,怕的是,问题面前的得过且过和由此带来的市场灾难的反复重演。
救市的呼声可以休矣,无谓的股市论战是共同的耻辱。有良知的国情派从来没有真正战胜过买办派,这不仅仅是中国学者的悲哀。明智的话,就不要再给那些对股市怀有刻骨仇恨的顽固反对派以及那些本就取得话语权却一贯别有用心的人们更多丑陋表现自我的机会了吧!该来的一定会来,不来的喊破嗓子也枉然。只是,但愿股市的矛盾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不会深度祸害来之不易的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