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度,记忆中的岁月

(2008-08-29 11:36:36)
标签:

旅游

印度

杂谈

分类: 旅行纪事

    回想起在印度生活的日子,虽然只有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却仍然使我难以忘却。总是在无意间回忆起那时的趣事,想起光着脚走在泰姬陵上被烫得直跳,想起为了留影钻进红堡未开放得遗迹中被管理员轰出,想起在朋友家楼顶上打板球一抡把球打飞了就再也没有找到。其实对于我与印度还是要从头说起,我对于印度的回忆还有很多很多。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印度是在历史课学完四大文明古国后,那时正在为中国五千年文明而自豪的我却意外地发现在华夏文明的不远处竟还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古国,它就是现在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前身——古印度国。后来老妈去印度出差也顺便去了泰姬陵,带回了几本泰姬陵的明信片,我一下子被这座梦一般的建筑迷住了,毫无瑕疵的白和精美的装饰深深地吸引了我,和我后来看到布达拉宫的感觉是一样的。迷上了一件东西就要不顾一切地去追求,每个人其实都是这样的,真是我的追求促成了我的印度之行。

    去印度是在西藏之行的一年后,吸取了上一次旅行的种种教训,我决定把这次印度之行及限于德里附近,因为这里有着最丰富的印度古代遗迹。经过介绍我住在了老妈的一个印度朋友家里,这样也省去了在印度高额的住宿费用。印度人民也和中国人民一样热情好客,三层小楼中专门腾出一层来给我住,还包揽了我的一日三餐(虽然我吃印度餐并不习惯)。到了印度说中文是没有用了,被迫开始开口说我并不熟练的英语,其实并不是我英语说得不好,而是印度人说英语的口音实在是太重,导致许多时候我们需要为一句话解释半天才能相互搞清楚对方的意思。

    去印度时差只有两个小时,所以并不需要倒时差,但第一天我还是决定先休息一天,因为坐好几个小时的飞机给我折腾得够呛。休息完了第二天就租辆车准备去泰姬陵,那时还没有去AJAY家所以去景点还要自己租车。和老妈办事处的大黄狗告了别就风风火火的坐上了去泰姬陵的小汽车,车子不大顶多算上司机能装四个人。早上出发一路上见到了多种交通工具,向现代点的轻轨、公交车;还有就是古代点的大象、马车等等,另外还有满街游荡的神牛,街旁耍猴子的,耍蛇的,玩儿杂技的,猛地看去还真有点像老北京的天桥。走了一上午才到了agra城,这个城建的看起来比起新德里来一点也不逊色,在城中吃了此必胜客就踏上了去泰姬陵‘朝圣’的路。说到这里其实后来我和ajay还去过一个陵,据说是泰姬陵的样本,也就是说泰姬陵实际上是仿照它建出来的。那里叫什么名字我已经记不清了,但那里同样可以给我带来在泰姬陵一样震撼感,同样的雄伟,只不过那里不是白的罢了。

印度,记忆中的岁月

泰姬陵外景

    进泰姬陵是只记得前面的大门在整修,所以我们是从侧门进的,进去时就要安检和当年进布达拉宫时一样严。其实在印度时觉得那里都很乱,警察通常是这拿根棍呆在路障旁。街上的小商小贩就在警察眼前晃悠,但警察从来没有管的意思。每个桥底下几乎都会有睡在那里的无家可归的人,他们靠以为生的就是十几个人中有一个三轮可以骑出去赚钱。在新德里我很少看见像北京这样多的高楼公寓,甚至很少见到立交桥和快速路,但在印度人的社区里我看见的却是在北京没有邻里间的友谊,就像几十年前的北京长辈们住的大杂院一样。印度是很乱,从这几年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就可以看出来,但所有的印度人仿佛很注重自己的地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从不会去高攀上层的生活,所以可以这么说,印度人是穷并快乐着。好了言归正传,进了泰姬陵的第一件事就是脱鞋,那天太阳把泰姬陵的地面晒得滚烫滚烫的,我光着脚走在上面被烫得不行。终于有机会如此近距离的观赏泰姬陵如此巧妙绝伦的装饰,数不清的宝石被毫无瑕疵的镶嵌在泰姬陵的白色大理石上,尽管印度人怕宝石被人抠走将游人与宝石隔开了,前面的人还是扯着脖子使劲看着他们一辈子都不曾见过的美丽宝石。印度建筑几乎都是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内部,泰姬陵、红堡等等都是如此。

            印度,记忆中的岁月

            印度门外景

    泰姬陵是印度之行的开始,后来从那里回来在老妈办事处里见到了ajay,那晚上我就搬到他家去住了。印度人的作息时间很奇怪,他们吃饭很晚睡觉也很晚,基本上是十点左右吃饭然后吃完饭没多久就睡觉,我分析这可能就是印度人大多数比较胖的原因。到ajay家的第二天他就叫过来了他的两个表弟,他俩都在德里大学读书,正好现在放假。ajay有辆小奥拓,印度人大多是都喜欢开这种小车,如果看见大一点的车通常就是富豪们的保时捷、法拉利什么的。白天和ajay一起去他的办公室,他腾出时间来就带我去附近的景点玩玩,几天的时间我就去了纪念印度一战牺牲士兵的印度门;印度的老王宫红堡;有着现代气息的莲花庙;还有印度的总统府。这几天里我也见到了几乎ajay的所有家里的成员,自然还有他那两个超级搞笑的表弟。他俩第一次陪我玩是去莲花庙,这座印度的清真寺不注意一看还以为是建在陆地上的悉尼歌剧院,他俩不停地为我介绍着这座清真寺,还给我介绍着周围来朝拜的人。在那里我第一次碰到了一伙中国旅行团,也惊讶发现旅行团正在讲汉语的导游竟是一个印度人。

印度,记忆中的岁月

莲花庙外景

     要说和哥俩的趣事还数在红堡的时候,那天去红堡我和ajay和他的两个表弟选择了做轻轨去。印度的轻轨很先进,甚至比现在的北京地铁还要先进,全自动的进站装置,漂亮的车厢和现代的站台显得与印度其他的公共交通工具格格不入。坐完了轻轨接着出了站就开始坐三轮,四个人租了两辆三轮咣当了半天才到了红堡。到了红堡玩儿了一会儿,哥儿俩觉得没意思,于是拉着我向一个为开放的宫殿遗迹跑。红堡的建筑都没有外墙,建筑的内部直接暴露在外,我爬上的那个遗迹也是如此。我爬上去一看发现没人看见就斗胆让ajay给我找了一张相,没想到刚照完相就有一个红堡里的保安边嚷嚷着什么边跑过来,虽说我听不懂印度当地的印地语但看他的动作我也知道他是要我下去,我也就识趣的从原路爬了下来。说起印度的印地语虽然不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但在印度却是最广泛的一种语言。在印度只有受到过正式教育的人才会说英语,在ajay家里他也是要说印地语的,因为印地语毕竟是他的母语,说着毕竟更加习惯。或许是印度被英国殖民了上百年的缘故,在印度不仅继承着英联邦国家的许多传统(像在右边开车等等),就连印度本土的印地语中都夹杂着许多英文。因为这个原因在ajay用印地语与家人交流的时候我总能听出一部分他们交流的内容。

印度,记忆中的岁月

红堡外景

    在新德里带了大约有十几天就和ajay去参加他一个亲戚的婚礼,既然是参加婚礼就要穿正装,但由于事情来得比较突然我并没有来得及从国内带一身正装来,出于无奈我就管ajay的亲戚借了一身。我们要去参加婚礼的这个亲戚家并不住在新德里,而是在据新德里不远的一个小镇上,坐着ajay的奥拓颠簸了大半天才到了那个亲戚家。我们到时已是下午,婚礼将在当天的晚上进行,女人们都在请画师在自己的小臂上画上各式各样的图案,所用的颜料有着很重的药味。我正在和ajay的一个侄子交谈着,ajay家的辈分很乱,他的侄子和那表弟哥儿俩差不多大。ajay的那个侄子长的很帅,在我以前‘我的旅行’博文中有我和他的照片,比较瘦的那个就是他。那天她和我仿佛一样感觉很无聊,就和我谈起了他最爱的宝莱坞影星。我也在ajay家看过几部宝莱坞电影,但毕竟对此并不是太了解,他也就给我讲起了宝莱坞的由来等等,就这么我们聊了一下午。婚礼在晚上开始,在这之前ajay把我带到了一家餐馆里和他在这里生活的兄弟们一起吃饭,ajay就是在这个小镇里长大的,后来他还带我去了他的中学和他昔日在这里生活的地方。那顿晚餐我们吃了十几个烤鸡翅,我爱极了沾着咖喱吃烤鸡翅的口感,平时像ajay这样的宗教家庭是不吃肉的,但出来都是兄弟们也就没有了那么多事,照样大口大口的啃着鸡翅。说到印度人吃饭是有很多讲究的,有的家不吃牛肉,有的家不吃猪肉,而像ajay这样的家庭干脆连肉都不吃。在ajay家吃印度餐有时很不习惯,有的时候ajay就带我去吃顿肯德基之类的快餐,但印度的肯德基也和北京的不同,通常没有太多的配料,汉堡里只有一片肉和几片番茄。

    在来说说那次婚礼,印度的婚礼通常是很隆重的,只要家里有钱通常要搞一次很盛大的游行。我和ajay比游行队伍先一步到了婚礼的礼堂,他带我找了一块适合照相的空地,我刚支好相机游行的队伍就到了礼堂门口。印度的婚礼通常是很热闹的,亲友们都自发的围着游行的彩车跳舞,新郎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进入了会场,而这时新娘还在后面打扮着。这个在我的相册了有照片,大家可以不妨去看看。游行结束后新郎须由女方的亲人从马上抱下,ajay自然也就担此重任了,紧接着又有许多的环节,多得我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后来男方亲友剪断了女方的彩带才被允许进入了礼堂。后来有和ajay去后面见了一面新娘,我之前下午的时候见过她,而现在她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身上带满了印度的传统的首饰和传统的服饰。进了礼堂印度婚礼和中国的也就差不多了,无非是宴请亲友们大撮一顿之类的。那天很晚才回到我和ajay住的地方,躺在床上没多久就睡着了。

印度,记忆中的岁月

我和ajay的表弟(中)和侄子(右)

        印度,记忆中的岁月

         印度新郎

    第二天一大清早就返回了新德里,这时离我行程结束已经没有几天了。这几天一直和ajay的表弟学打板球,打了几天还是有一些长进,起码学会了些规则。刚开始时和ajay的表弟们在房顶上打球,后来ajay看我技术成熟就约了几个朋友到板球场去打了一场,那次我才真正感受到了板球的乐趣。

    在印度的二十多天日子转瞬而过,将要进入机场我和ajay告别,我只是告诉他我以后也许还会回来再会会在这里结识的朋友们,我也邀请他去中国。坐上国航的班机,看着脚下的新德里,我心中默默地对它说了声再见,也不知我以后能否再来到这里。

    后来ajay多次说来中国都没有成行,不是工作上走不开就是签证没有办下来,但我们还保持过一段时间的通信,他还告诉我他那表弟哥儿俩很想我。我回信说我也很想念我在印度度过的那些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美国速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