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单独二胎压力养老情感 |
随着我国“单独二胎”政策的开放和落实,生不生2胎成了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说句夸张的话妇女们见面的招呼都由过去的“吃了吗”变成了“怀了吗”,特别是70年代的人,眼见着青春只剩下了尾巴尖了,再不抓紧就是一辈子的事了----或者是当不了奶奶,或者是做不了外婆,这在信奉有子有女才是好的中国,不能不说是件遗憾的事。
我因为孩子身体原因,早几年特别想再要一个孩子。去居委会办事时,也问过像我儿子这样先心病(现在已经彻底治疗好了)是不是可以申请二胎,居委会让我到残联申请残疾证,得到相关手续才不算是超生。那残联办我只去了一次,得到的答复是先心病在江西不能算是残疾,(有些人孩子缺了半截手指都算是残疾,心脏缺了个孔却不能算是残疾,这叫什么事?)所以办不了证件。我这辈子最怕和政府打交道,最怕求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我没有精力也没有财力更没有门路去办这么高难度的事情,加上不愿我的孩子被冠以“残疾”二字,又一直都欠着债,更没有人可以给我搭一把手,我在要开店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情况下如果还要照顾两个孩子(他爹因为工作原因不在家的时候多),那对两代人都不利,所以生二胎的事就一年一年的耽搁了。
也许是因为年级大了的原因,很多事情的想法看法都会和以前不一样。独生子女的家庭固然要轻松些,但教育失败和生命安全的风险却比多子女家庭高出很多。如果说教育失败了还能以平常心对待的话,那么一旦成了失独家庭,几乎就是遭受灭顶之灾,那种痛几乎如刮骨剥皮,如行尸走肉,再也没有活着的意义。我一个顾客在54岁时,他那在英国留学的儿子惨遭车祸,母亲一夜间全白了头。更悲惨的是小她3岁的老公,半年后就提出了离婚,而离婚后的三个月后又迅速的结了婚,并在第二年又做了爸爸,这位母亲,无法承受这样一连串的打击,终于自杀了!!反观周围那些多子女的家庭,家庭保险系数的确要高很多,就算是夫妻感情不合了,想离婚也因为离婚成本太高而不得不打消念头。当然了,不离婚并不是说他们就过的有多好,那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在讨论。
“单独二胎”的政策虽然开放了,大家都知道两个孩子的好处,小时候可以有伴一起玩,等我们老了以后他们有事可以互相商量互相照应,在我们晚年最需要安慰的时候也多一个人陪伴在身旁,特别是生病住院时,子女照顾带来的慰藉那是多细心的护工都替代不了的。但为什么仍有许多人对这政策无所谓呢?最大的原因就是现在养一个孩子的费用太高了,压力太大了!有的老人说“以前我们养六七个十几个不都这样过来了吗,现在就俩个孩子怎么就养不起呢”我以一个要不要二胎纠结了好多年的母亲的角度来看,的确,生下来只要不出意外都会长大,以前为什么养的去,现在就养不起了呢?这不是一句“吃得差一些穿的差一些”这么简单的事,且不说在城市大部分的年轻人自己都面临着供房医疗养老的压力,就是在养孩子这块,以前的人大家都穷,没有歧视没有对比,而且家家户户都是大的带小的,父母亲也无需花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成长(心理健康就更无从说起)。而现在的孩子打从幼儿园起教育投资就开始了,各种择校费补课费特长班的招生,那都是要真金白银不间断的丢下去的呀。除了经济上的压力外,现在的孩子再也不是以前父母亲可以耳提面命可以摆家长威风就能教育好的了,一些以前父母根本无需操心的事现在孩子们早早的就接触了,比如网瘾比如早恋比如各种违法犯罪都以低龄化的趋势在发展。养孩子容易育成才难啊,这个成才不仅仅是他考上了名校,谋得了高薪这些表面的东西,更是人格上的健全,心智上的成熟,要做到这些,为人父母要下很多暗功夫,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循循善诱的引导孩子,身体力行的做榜样,总之现在的孩子都是不让人省心的多,需要父母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有些把生孩子当作是给老人完成任务的或者是自己糊弄自己都觉得累的人,自然也就不想再生第二个了。
生养第二个,如果家庭经济状况已经安稳,母亲不需要出去工作,重要的是夫妻双方都思想成熟,有良好的心态科学的育儿观,那再生一个孩子无疑是锦上添花也是给家庭增添稳定剂的事。思前想后,我还是达不到这些条件,再加上孩他爹不怎么想(怕又生一个光头出来),唉,也就算了吧!只希望孩子平平安安的长大成人,只有他们安好,我们老了以后才有幸福可言啊!
我的其他文章《老人带孩子弊多利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