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如何对男孩子进行性教育

(2013-06-14 12:46:34)
标签:

青春期

性意识

责任感

育儿

最近网络上频频出现幼儿遭受性侵犯的事件,让人愤怒愤慨,中国这是怎么了,路边卖春的夜女郎或遮遮掩掩或大明大放,几十元就能搞定,何必要做出这样令人发指恶心的的事情?尤其不少还是披着羊皮的狼,更觉龌蹉猥琐!!

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是与家庭性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单亲家庭与留守儿童在这一方面更是空白。那些生而不养养而不育的家长是不是该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尽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你生孩子,是为了舆论为了给自己养老,还是因为爱孩子,愿意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一切,包括种种烦恼,哪怕只在他年幼的时候?

我不禁想起我自己的孩子。他今年已经16岁,个子整整比我高出了一个头。所有认识我的朋友或者顾客包括教过他的老师,都说小子阳光容易相处,在班上人缘也特别好,老有朋友羡慕我养了一个懂事省心(其实一点都不省心)的孩子。对比网络上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就忍不住来晒晒一些育儿之道,正有小儿要成长的朋友或许可以用得上,有娃儿已经成长的咱也可以切磋切磋,哈!

因为工作关系孩子他爹经常不在家,性格又内向不善言谈,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是我掌舵。事实上孩子大概在2周岁以后就会对自己的性别感到好奇,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怎么长的和你不一样?”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从来不胡说乱讲,也不会推诿的说“以后你就知道啦”而是会认真的告诉他实际情况,当然孩子仅从口头上对这些还是懵里懵懂的,看图片也是不甚清楚,这就要父母亲抓住机会适时解说了。

孩子上了幼儿园后,有些家长不注意还给孩子穿开裆裤,有次孩子就问我为什么和他座一起丫丫没有小鸡鸡的,我就告诉他“人有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丫丫长大后就是女人,女人以后会做妈妈,所有的女人都没有小鸡鸡,妈妈的妈妈,妈妈的妈妈的妈妈....还有姑姑呀小姨呀外婆呀奶奶呀只要是女人都没有,所以丫丫也是没有的!”儿子是懂非懂,直到有次和我一起洗澡看到了才了解了。在洗澡的时候我又趁机告诉他身体哪些部位以后长大了会有些什么变化,哪些是不能让别人动也不能乱动别人的,“因为身体是自己的,只有身体才是完完全全的只属于自己,所以要爱惜身体也爱惜别人的身体”。

说起来好笑,还有次带孩子(大概6、7岁)走在乡下的路上,两只狗正在交欢,孩子问“妈妈,那两只狗在干什么呀?”我没有觉得不好意思,而是抓住机会蹲下来(咱不能让路过的人听见是不?)告诉孩子,它们在做相爱的事情,只有这样母狗以后会做妈妈,公狗以后也会做爸爸。但是因为它们是动物,动物是不知道羞耻的,所以才会在路边看到这样的事。而所有的孩子出生也是这样来的,但我们是人,人就应该区分与动物,所以我们所有的爸爸妈妈在做这样的事时,是不允许别人看到,也不应该让别人看到的。孩子“哦”了一句,就又玩去了----孩子的世界是单纯透明又自然的,给孩子进行性教育越早越好,年龄越小对他的心理冲击就越小,而且做父母的还不会觉得不好意思说少了很多尴尬。

孩子到了10岁以后,对大人说的话他会似听非听,店里因为女顾客来得多,常有女人的话题说,什么例假啦,妇科病啦,孩子不时的就会沾上那么一两句。有次一个顾客在店里上厕所,不知怎么的例假居然没有冲掉,小子放学回家进去上厕所,一看里面都是血,惊诧的叫起来。我又抓住机会告诉他女人来例假是怎么回事,并且特别说了例假对女人的意义。还有女人来例假时身体会不好,抵抗力会下降,情绪容易激动等等,所以要体贴关心妈妈包括以后他的女同事及老婆呵呵~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性意识的一下子增长了,他不会再随便的就会给你一个拥抱,生理卫生课也不能满足他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解了,相反,性的成熟与日俱增,这时候如果没有好的指引,孩子极易在不良书籍和黄色网页中沉沦。除了向孩子推荐一些励志的健康的书籍鼓励他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外,这时候我意识到一个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及要向孩子灌输性的纯洁与美好,神圣与责任。我说“爱一个女孩子,不仅仅是爱她的身体她的外形,而是她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你都愿意而且也有能力和她一起面对。在你还不具备这些的时候,女孩就是一朵花,远远的看看欣赏就行了,不要随意的就采摘下来。青春期的男孩最可怕的是身体成熟了而心理和社会责任感还远未成熟,一味的由着荷尔蒙的冲击而没有思想上对性的尊重,是一件可怕而后患无穷的事。”不知道小子能听进去多少,如果说女孩在青春期的性教育是以保护自我为重,那么男孩则是以爱护尊重他人为基本。孩子在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中,的确情商较高,性情随和,遇事能站在对方角度考虑,这样的孩子比较不容易学坏。孩子成才不成才是以后的事,成人远比成才更重要。我这个当妈的呢也是边走边看,养儿容易育儿难啊,你不能指望社会来替你完成本该是为人父母的职责,更不该在教育的最好时机里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反而出事后又来怨恨社会,是不是?



我的其它文章;《老人带孩子弊多利少
                   阳光在盛开-----写给青春期的儿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