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平川:在散文集《但愿人长久》首发式上的发言

(2017-06-14 22:45:26)

                    一个人怎样才能走得久远

                                              马平川

    散文要把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散文写作应该从心灵的感应和共鸣出发,牵引和提升读者向精神高地不断攀升,才能有效地抵制当下散文的浮躁和浅薄,消解散文的低俗化和快餐化。《但愿人长久》写人、写情、写意、写出了人的精气神。注重对人物心灵世界的开掘,注重对人物的精神寻觅,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生命回声。可以说,邢德朝这部散文集的社会意义大于文学意义。

     一个人能走得久远,关键看与谁同行。怀感恩之心,念相助之人,存敬重之意,谢关怀之心;这是了解一个人最简单快捷的的办法,就是看与谁在一起,与谁为伍。这是我读完邢德朝散文集《但愿人长久》后的感慨。我认为真实而真切的表达了我此时此刻的心情。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邢德朝为什么会把金石书画院经营的有声有色。

    在岁月的长河中,择意气相通的朋友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朋友是一坛老酒,越久越醇。朋友是一件棉质外套,可以抵御风寒。贾平凹在《朋友》一文中这样写到:朋友多多益善。孤独的灵魂在空荡的天空中游弋,但人之所以是人,有灵魂的同时也有身躯的皮囊,要生活就不能没有朋友。因为出了门,门外的路泥泞,树丛和墙根又有狗吠。在《但愿人长久》里,邢德朝深情的回忆了与路遥、陈忠实、李若冰、王愚、卫俊秀、霍松林、赵季平、张艺谋、贾平凹、刘文西、王西京、周明、雷珍民、杜中信、王有政、邢庆仁等文学艺术界的大腕名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以及心血管病专家王健强,企业家李金平、李强林、王明辉、潘新平,诗人王爱萍、薛耀军,摄影家孙满成,师长朋友骞国政、王培琪、张书省等挚友的真诚交往。

    正如邢德朝说,我笔下的这些人,有专家、学者、教授、艺术家,我们是因为一些业务的交流,合作而成为朋友,时间久了,彼此来往多了。他们就像亲人一样鼓励我,关怀我,爱护我,帮助我,这些人便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http://s4/mw690/001uDKW0zy7eYuDnUVZe3&690

   《旧唐书·魏徵传》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感觉邢德朝先生的朋友也成了我的朋友。朋友们就是一面镜子,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的为人处世,他们走过的人生道路,就是自己的镜子照镜子旨在正衣冠,常照镜子,才能随时发现自己形象上的缺陷和瑕疵,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并激发自己设法弥补自己的美中不足,不断完善,不断完美。从而改变我们的人生道路,彻底使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王西京的慈悲情怀》中披露这样一件事:西安中国画院著名画家张炬因病住院,身为院长的王西京得知昂贵的费用后,立即让爱人送去二万元,令周围的人为之感动。张炬病逝后,他带头捐款并动员画界朋友予以资助,并几次出面为其子女就业就学东奔西走。这件事外界人知之甚少,在2005年画院成立20周年时,是著名画家高民生在祝贺讲话时无意透露出的。张炬的爱人也登台向王西京鞠躬致谢,现场十分感人。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阳光。这使我想起在钟鼓楼广场举办情系玉树,爱心奉献——陕西书画界大型赈灾义捐义卖活动现场,王西京拎着60万现金来捐款,全场顿时响起一阵如雷般的掌声。大爱无垠,春满人间。

    读《但愿人长久》,邢德朝笔下的人物仿佛在对自己侃侃而谈,谈他们的人生感悟,谈他们的人生经历,为我们指点着迷津。那些德艺双馨的人,就是推动我们不断奋进的一面镜子。明镜高悬,我们才能不断清洗掉自己心灵上的灰尘, 要想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必须在自己的灵魂深处高悬一面这样的镜子

   《有良知的好作家陈忠实》、《灞水呜咽,,白鹿俯首哭忠实》详细描绘了邢德朝与陈忠实交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件件往事全盘端出,一个个感动人心的细节呼之欲出。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正是从这些细节中呈现出陈忠实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人格魅力。

     《有良知的好作家陈忠实》写到:

   面对数千张年轻的面孔,面对数千颗纯真的心灵陈忠实先生耐心地回答学生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有人提到一些年轻作家时,陈忠实先生自感惭愧地说:这些现代派少年作家,我没有人家名气大,他们目前很时尚,他再次批评说:这些商家一定是疯了,这些娃娃的家长也是疯了,竟把一个刚在文学上显露出一点天赋的娃娃推到商场来表演,媒体的乱炒作,稍不留神就会把孩子的天赋炒没了……商业炒作对文学是一把双刃剑,特别对正在成长中少年写作是缺乏理智的表现。扼杀了他们的灵气和才气,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文学少年们能够在全社会的关爱下,在良好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陈忠实对后辈的殷切关心厚爱,语重心长,感人肺腑,并对现实生活对娃娃们的炒作深深的忧虑和不安。第二天,我接通了陈忠实先生的电话,再次与其交谈,陈忠实先生讲了文学的严肃性,他认为我们如果不去热爱生活,关注现实,热爱读者,如何从一个良好的心态为社会负责,陈忠实先生在电话那边的声调显得很激昂:作家的作品是影响读者,但绝不能伤害读者,我们的社会是文明的社会,我们是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作者绝不能给读者有半点思想上的伤害,否则将留下不可挽回的病患

     陈忠实对文学社会责任与担当由此可见一斑,在一个价值多元化、文学低俗媚俗的今天,陈忠实的这番话震耳发聩,令人深思。中国梦引领新航程,文学书写中国梦。呼唤着文学的关注和承担。文学只有与国家民族共命运,最大程度地彰显它的价值和意义。

    在散文集中我也读出了邢德朝的文化人格魅力,那就是以自己的善良宽厚以及对文化的热爱的执着。担道义,守良知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关注热爱文化人,是尽自己所能,踏踏实实的为文化人做事,才赢得这些文化人的青睐。因文而罹祸,半生经历坎坷磨难的评论大家王愚晚年贫病交加。在王愚晚年,邢德朝张罗王愚先生从艺60年研讨会忙前忙后,研讨会成功举办,陕西文坛名流悉数到会祝贺,盛况空前。他给王愚最好的精神慰藉。锦上添花人人都会,难得的是雪中送炭。邢德朝雪中送炭,他送去的是一位文化老人、评论大家最真挚的敬仰和爱戴。

    正如邢德朝在《后记》中说,朋友是座山,朋友是尊佛。在我人生的路上,时常能遇见那些善良和宽厚的朋友,他们为我指路,他们伴我前行,他们在我前行的路上洒满阳光和微笑,他们使我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邢德朝才能与他们相识相知,才能走近他们的心里,才能成为朋友和知音,才有了这部沉甸甸的作品。对照邢德朝的《但愿人长久》,我明白了一个人选择意气相通,品德高尚的朋友有多么重要。

    在日益功利化世俗化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谊是多么珍贵。友谊使人生最温暖的外套,它是靠你用人品,性情,修养和学识打造的。读邢德朝的《但愿人长久》,让我们感受到朋友间的阳光和美丽,用心去播种善良和厚道,不经意就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