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平川在线
马平川在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39
  • 关注人气:9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密林深处的六张面孔

(2009-07-02 11:02:28)
标签:

六张面孔

分类: 文学研究

                         马平川      

     

    文学密林深处的六张面孔


耿翔这些年一直走着一条卓然不群的道路,他坚实有效的写作使他成为新乡土诗歌的领军人物。耿翔的《长安书》《马坊书》系列组诗对生命内在疼痛的悲悯与体恤、对民间情绪和乡土气息的把握上表现出良好的诗性品质,在喧嚣的尘世作生命的还乡。耿翔的诗歌从早期的现实关怀逐渐转向对更为深广悠久的民族文化和生命意义的寻根,在自然、历史、现实、文化建构的心灵空间的感应契合中,在对民族文化,民间文化资源的体认和提升中,交织碰撞出独到的体验与思想的亮光。耿翔近期的诗歌超越地域特征和故土情感的表层特征,进入生命和哲理的叩问。其独特的视角、宽广的情怀使古老的“长安”这一诗歌题材进入一个更为宽阔的审美地带。

 

    


陈仓杂文如同看一场足球赛。他是目前杂文方阵中发挥最出色的球员。防守灵活冷静,坚如磐石,固若金汤。进攻能够冲锋陷阵,摧城拔寨。你不得不承认,这家伙是每个教练都想拥有的那类球员。他能带球突破,又能传出致命的助攻,能够在禁区内很出色的抢点。也能在禁区外力拔千均,远射破门。陈仓往往是黄鹤楼上看翻船,在隔岸观火中,一切了然于心。他似乎不喜欢猛张飞舞刀,刀刀溅血,杀气腾腾。而喜欢致敌手于内伤,藏而不露。一掌过去,让对方五脏俱裂,表皮却无一丝血痕。他常常能化锐气于无形,一剑封喉。表面却波澜不惊,滴水不漏。这一瞬间,我的心理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摧毁。这种力量来自陈仓的杂文。

    文学密林深处的六张面孔              

    王若冰的《走进大秦岭——中华民族父亲山探行》作为文化散文,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王若冰开创了“中华民族父亲山”的文化建构。《走进大秦岭》突出的一点就是把作者对秦岭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的感悟与自己的情感、精神、生命感受有机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使我们对秦岭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王若冰对秦岭南北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全面考察,其实是他用现代意识和现代情怀触摸秦岭的精神、灵魂和文化的魂魄。走进大秦岭,走进秦岭的精神和灵魂的的深处,王若冰的行走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和灵魂的探索和寻觅。

 

     文学密林深处的六张面孔


白麟诗歌中的“乡关何处”事实上是一种精神漂泊的情绪与感觉,这是对悠久的传统文化的留恋与追求。白麟离开乡村到城市工作,一步一回头。蓦然回首间,白麟的心已湿得水淋。对乡村命运的深切关照;对乡村土地的深沉留恋;对父老乡亲艰辛岁月的深切体验和同情,构成了白麟乡土诗的主要内容。我常常能享受到某种猝不及防的朴素而真诚的感动。阳光、土地、麦子、高粱、村庄成为白麟诗歌重要的本源性意象,这些意象给当代诗歌带来了东方农本文化的纯朴气息。白麟诗中的这种乡村风景唤起了我情感深处的记忆,并与之发生一种感应,真正触及到我们灵魂中最柔软的东西。感动过我们的又怎能忘怀?

  

    

    

 

    文学密林深处的六张面孔  

    付秀莹的长篇小说《我是女硕士》寄寓了她对高校研究生部落的姐妹们深切的同情、理解和体恤。她用小说烛照了女硕士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相当执着地捕捉了当代知识女性在现代社会的命运与精神的两难处境中的复杂心理。在精神的溃败中坚守,在灵与肉的困惑中挣扎。充盈着生活的质感和光泽,洋溢着生命的清新和激情。激起读者持续不断的阅读冲动。付秀莹始终保持自己的敏锐、执着和丰富,努力挖掘出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鲜活和坚韧,构成小说叙事的内在动机。付秀莹的叙事洗练从容,纯净如水。主人公麦子是付秀莹笔下最完整的女性形象,写出麦子的优雅与高贵,纯粹与真诚。可以说付秀莹为当代文学画廊贡献了具有经典意义的当代知识女性形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