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凯旺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刚老家门前的寺庙是我国最早的寺院

“乳香”之台的位置大概在今老城镇南街现徐营村(陈总公司在此开有一分厂),沈丘泉河在这里形成一回湾,乳香高台位于泉河之滨。
旧时老城镇四面环水,汾河、泥河在此交汇为泉河,河湾曲回,水道纵横。 古时沈丘风光旖旎,而沈丘八景就分布于其间。八景之首的“香台夕照”就更令人神往。旧志中仅咏《香台夕照》的诗就有三首。 香台即乳香台,旧称香台关,原是颍、陈二州的界关。乳香台因八景之一的“香台”而得名,后作地名使用。旧志载:“乳香台去县南二里,旧有巡检司,设县时废”。设县后乳香台作为地名改曰“沈县集”。1950年10月县政府北迁槐坊镇,这里建制为镇,即今沈丘县老城镇。
新县志载:“东汉永平七年(64年)在其台上建广教寺,明成化年间重修。庙梁是乳香木质,每到盛夏伏天渗出乳香,溢香可闻,故名乳香台。解放初期台高约五六米,台上房屋十余间,改作学校。文革中群众在此拉土,现高台已荡然无存。三尊白石佛埋于地下……”
按此记载,乳香台是一座佛寺。佛教传入中国有两种说法,一是公元前2年传入,二是公元67年传入,二者相差69年。而乳香台佛寺建于公元64年,按第一种说法即佛教传入中国62年时这里就建了佛寺,与第二种说法相比,这里的建寺时间要比传入时间早3年,比洛阳白马寺还早。如果县志记载无误的话,乳香台佛寺应是中国建造最早的佛教寺院。
今日陈会长家乡老城镇已作为乳香台地名的延续了。现乳香台门前是一集市,因是通往留福集、大邢庄、槐店集的交通要道赶集的村民很多。毗邻集市的乳香台更是香火袅袅、善男信女人头攒动、磨肩接踵、流连忘返,在此烧香许愿、祈福纳详。
沈丘老城镇旧时因香台佛寺而得盛名,今又因出产泉河芦鱼、顾家馍,烟墩、迷艇湖、汉冢、人祖庙、古松等古迹和兆丰酒成为朝廷贡品而名扬天下,也将会因陈会长的凯旺电子事业兴旺发达和其个人的磁性般的人格魅力使沈丘县和沈丘人更为世人所知!愿乳香台的佛祖佑护沈丘更佑护常年奔波在外的沈丘人!如此,若能重塑乳香台,岂不为沈丘人一大幸事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