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咳嗽或肺热咳嗽者宜食以下食物
梨子:性凉,味甘,能清热化痰,热咳者宜之。民间常将梨子削皮后,将梨核掏出,放人川贝粉1~3克,隔水炖食,每日2次,每次1只。或选用已故名医蒲辅周的方法,用中药麻黄3~5克,捣碎或捶碎后放人梨心内蒸熟食用。
罗汗果:清肺止咳,肺热咳嗽和风热咳嗽者宜服。可用罗汉果1个,柿饼15克,水煎服食。
柿子:性寒,能清热、消痰、止咳,故热咳者宜食之。据近代药理试验观察,柿子确有祛痰和镇咳效果,且祛痰作用强于镇咳。
枇杷:性凉,味甘,能润肺化痰止咳。《滇南本草》云:“枇杷治咳嗽吐痰。”适宜热咳吐黄脓痰之人食用。
无花果:能清热、化痰、理气,适宜风热型咳嗽多痰胸闷者食用。《福建中草药》还记载了当地民间方法,治肺热咳嗽,声音嘶哑,用无花果15克,水煎调冰糖服。
荸荠:能化痰、清热,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尤宜。每次可用鲜荸荠250克,洗净削去皮,用沸水烫一下,生吃,早晚各1次,连吃3~5天。
萝卜汁:可选用红皮辣萝卜新鲜者500克,洗净不去皮,切成薄片,放于碗中,上面放饴糖(麦芽糖)2~3调羹,搁置一夜,即有溶出的萝卜汁,频频饮服,有清热化痰止咳效果,适宜风热或肺热咳嗽者食用。也可用鲜萝卜与荸荠各500克,洗净后一并捣汁或榨取汁水服。
冬瓜:性凉,能消痰、清热。《滇南本草》中说:“冬瓜润肺消热痰,止咳嗽。”凡风热咳嗽或肺热咳嗽者,均宜选用冬瓜煨汤食用。
丝瓜:善于清热化痰,对咳嗽痰多、痰稠色黄的热咳者尤为适宜。这是由于丝瓜的植物黏液里,含有一种皂素,具有除痰化痰的功效。凡属肺热或风热犯肺的咳嗽之人,常吐脓痰,宜用丝瓜煎汤服,更宜用丝瓜与豆腐同烧食用,有利痰开胸快膈的好处。
薄荷:味辛性凉,善于疏散外感风热。《滇南本草》中说它“治伤风咳嗽”,实为风热咳嗽。《简便单方》中也介绍单用薄荷能“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风热。”故凡风热感冒咳嗽或肺热咳嗽之人,以薄荷代茶饮颇宜。
胖大海:有清热、润肺、止咳作用。如清代名医张寿颐所说:“近人用之,皆以治伤风咳嗽,……善于开宣肺气,并能通泄皮毛,风邪外闭,不问为寒为热,并皆主之。能爽嗽豁痰。”《慎德堂方》中就介绍“治干咳……,因于外感者:胖大海五枚,甘草一钱(3克),炖茶饮服,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许。”
生藕:有清热作用。如《本草经疏》所说:“藕,生者甘寒,能除热清胃。”《本草汇言》还认为藕为“清热解暑之药也。”《简便单方》中介绍:“治上焦痰热:藕汁、梨汁各半盏,和服。”尤其是在夏季肺热咳嗽时,食之最宜。
竹笋:性味甘寒,有清热化痰作用。如《本草求原》中说:“竹笋,甘而微寒,清热除痰。”《随息居饮食谱》亦云:“笋,甘凉,开胸消痰。”因此,风热咳嗽或肺热咳嗽之人,最宜食用。
马兰头:善能清热。《本草正义》中说:“马兰,最解热毒,其用甚广,亦清热解毒之要品也。”《广西药植名录》中指出:马兰“清热解表,治外感风热。”可见风热感冒咳嗽者宜食之。
冬瓜:性凉,味甘淡,有清热消痰作用。《滇南本草》中曾说:“冬瓜润肺消热痰,止咳嗽,治痰吼,气喘。”《本草再新》中还说:“解暑化热。”因此,尤其是在夏季风热咳嗽和肺热咳嗽,咳痰黄稠之人,食之最宜。此外,冬瓜子性味甘凉,能润肺化痰清热,也是中医治疗痰热咳嗽常用之品,故肺热咳嗽的大叶性肺炎、肺痈(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咳嗽吐黄脓痰者,食之尤宜。
西瓜: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暑,除烦利尿作用。《滇南本草》说它能“治一切热症,痰涌气滞。”凡暑热感冒咳嗽或肺热咳嗽,痰黄稠,口中烦渴者,宜食之。
鸭蛋:性凉味甘,能清肺热。《日华子本草》还认为鸭蛋“清心腹胸膈热”。《医林纂要》中曾介绍:“鸭蛋补心清肺,止热嗽,百沸汤冲食,清肺火。”凡肺热咳嗽者宜食之。
羊桃:又叫阳桃,性寒,能清热、生津、止咳。《本草纲目》说它“主治风热”。《泉州本草》还介绍:“治风热咳嗽,阳桃鲜食。”因此,对外感风热咳嗽者,食之颇宜。
发菜:俗称龙须菜、竹筒菜、粉菜,性寒味甘咸,有清肺热,化脓痰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说它“治瘿结热气”。《本草求真》也认为发菜“去内热”。凡风热或肺热咳嗽,咳痰黄脓稠厚者,包括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疡等,食之皆宜。
茼蒿:有润肺、消痰、止咳的作用。《食物中药与便方》中曾介绍:“热咳痰浓:鲜茼蒿菜90克,水煎去渣,加冰糖适量溶化后,分2次饮服。”尤其是在炎热夏季,经常感到肺热痰多,常饮茼蒿汤不但能消痰止咳,还可清热除烦。
青菜:性味甘平,能解热除烦,通利肠胃。《四声本草》中说它能“止热气嗽”。《滇南本草》也认为青菜“主消痰,止咳嗽,清肺热。”所以,凡属肺热咳嗽或是夏季风热外感咳嗽之人宜食之。
羊栖菜:又称海藻,性味咸寒,有消痰泻热的作用。《现代实用中药》说它可“治慢性气管炎等症”。尤其是为肺热咳嗽,咳吐黄脓痰的急慢性气管炎患者,食之最宜。
紫菜:性味甘咸而寒,能化痰软坚清热。民间有用以“治肺脓疡吐臭痰:紫菜适量,放口中干嚼,徐徐咽下”的经验。《食物中药与便方》认为“干品嚼食治肺坏疽初起吐臭痰者”,并介绍:“咳嗽咯吐臭痰(包括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紫菜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1日2~3次,饭后服。”凡属肺热咳嗽或风热咳嗽吐痰黄稠腥臭者,食之皆宜。
芦根:性寒,味甘,有清肺热,除脓痰的作用。古方“苇茎汤”治疗肺脓疡(肺痈)即以芦根为主。《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其性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凡肺热咳嗽,吐痰黄稠腥臭之人,食之最宜。也可配合生薏苡仁、蕺菜、冬瓜子等,则更为适宜。
无花果:性平,味甘,能清肺热和化痰。《云南中草药》中认为它有“祛痰理气”的作用,“治咳嗽痰多,胸闷。”《福建中草药》还介绍“治肺热声嘶:无花果五钱(15克),水煎加冰糖服。”故凡肺热咳嗽多痰者,宜食之。
罗汉果:有清肺、化痰、止咳作用。《岭南采药录》中说:“理痰火咳嗽,和猪精肉煎汤服之。”《广西中药志》亦认为:罗汉果“止咳清热。”故对风热咳嗽和肺热咳嗽者尤宜,可单用泡茶,亦可用罗汉果1个,柿饼15克,水煎服食。
蕺菜:能清热解毒泻肺火,适宜肺热咳嗽,包括大叶性肺炎、肺脓疡(肺痈)者服食。可单用蕺菜30~50克,煎水代茶饮。
海蜇:性平,味咸,有良好的清热化痰效果,肺热咳嗽,痰脓黄稠之人,宜用海蜇与荸荠等量煨汤喝,极有疗效。
豆腐:有清热润燥作用。《医林纂要》云:“豆腐清热,止咳,消痰。”凡咳嗽属于风热或肺热者尤宜。亦可选用豆腐皮1张,冰糖适量,加水煮熟后食用,对肺热咳嗽也有治疗效果。
白菊花:性凉,可以散风热、清肺火,对热性咳嗽患者,宜用白菊花泡茶喝。
金银花:能清热解毒,凡属肺热咳嗽,包括风热型感冒咳嗽、大叶性肺炎咳嗽、肺脓疡咳嗽者,均适宜用大剂量金银花,可用至30~90克煎水代茶频饮。
肺燥型咳嗽或干咳无痰或少痰者宜吃以下食物
百合:能润肺止咳。《上海常用中草药》中说:“百合治肺热咳嗽,干咳久咳。”可用鲜百合100~150克,加冰糖适量煎汤喝。也可用新百合120克,蜂蜜50克,拌和蒸熟后食用。
甘蔗:有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肺燥咳嗽之人尤为适宜。可单饮甘蔗汁,或用蔗浆和粳米或糯米煮成稀薄粥食用。
豆腐浆:《随息居饮食谱》云:“豆浆清肺补胃,润燥化痰。”所以,燥热型干咳少痰者宜食。
蜂蜜:善于润燥,可治肺燥咳嗽。凡干咳无痰、燥咳不愈者,单用蜂蜜15~30克,开水冲服,早晚各1次。也可用蜂蜜50克,熟猪油50克,同熬匀后备用,每日早晚开水冲服1调羹。
饴糖:据《日华子本草》记载:“饴糖消痰止嗽,并润五脏。”凡燥咳无痰或少痰之人,宜用饴糖30克,同白萝卜汁100克,搅匀后蒸熟,分2次服食,连吃3~5天,有很好的润肺止咳效果。
白木耳:能滋阴、润肺、生津、止咳,适宜肺燥干咳无痰之人食用。《增订伪药条辨》就有记载:“白木耳治肺热肺燥,干咳痰嗽。”
柿霜:有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能治肺热燥咳。《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得好:“柿霜入肺,而甘凉滑润。其甘也,能益肺气;其凉也,能清肺热;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可以每次用柿霜10克,开水冲服,每日2~3次。
北沙参:能养阴清肺、祛痰止咳,适宜肺热燥咳者煎水喝。若用北沙参、麦门冬各10克,川贝母6克,同煎服则更妙。
海松子:能润肺燥,故肺燥于咳者宜食。《玄感传尸方》中有“风髓汤”一法:“治肺燥咳嗽:松子仁一两(30克),胡桃仁二两(100克)。研膏,和熟蜜半两(15克)收之。每服二钱(6克),食后沸汤点服。”或采用《士材三书》中的办法,用海松子仁30克,同粳米50克煮成稀薄粥食用。
花生:有润肺止咳作用,适宜燥咳之人服食。《药性考》中记载:“落花生,干咳者宜餐,滋燥润火。”民间常用花生仁、大枣、蜂蜜或冰糖各30克,水煎,吃花生和枣并饮汤,日服2次,对干咳无痰或少痰者颇宜。
白砂糖:能润肺生津,肺燥咳嗽之人宜服食。《本草纲目》云:“白砂糖润心肺燥热,治嗽消痰。”由白砂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也同样有润肺止咳作用,或含化,或煎水饮,对燥热者均宜。
橄榄:有清肺、生津、止咳的作用。《本草再新》中指出:“润肺滋阴,消痰理气,止咳嗽。”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也认为橄榄“有清肺解毒化痰之功”。由于橄榄能润肺滋阴生津液,故燥咳之人宜食之,橄榄又有清肺消痰作用,所以肺热咳嗽者亦宜。
榧子:有润肺燥,止咳嗽的作用。《本草备要》记载:“榧子润肺杀虫”。《生生编》言其“治咳嗽”。《本草再新》中还说:“治肺火,止咳嗽”。所以,对燥热型咳嗽者,食之最宜。
燕窝:性味甘平,有养阴润燥作用。《本草从新》中曾说:“大养肺阴,化痰止嗽,补而能清”。《食物宜忌》也认为它能“润肺,消痰涎”。《本草再新》还指出:“大补元气,润肺滋阴,治虚劳咳嗽。”所以,对燥热咳嗽,久咳无痰或少痰之人,食之尤宜。
芝麻:性味甘辛,有润五脏的作用,故肺燥干咳之人宜食之。民间有用黑芝麻125克,冰糖30克,共捣烂,每次开水冲服15~30克,早晚各服一次,专治干咳症。
黄精:性子味甘,能润肺养阴生津,故肺燥型咳嗽久咳无痰者宜食之。《四川中药志》中就曾指出:“补肾润肺,益气滋阴,治肺虚咳嗽”,福建省民间常以此同冰糖炖食,以治肺燥干咳。
石斛:有生津养阴的作用。《药品化义》中说得好:“石斛气味轻清,合肺之性,性凉而清,得肺之宜。肺为娇脏,独此最为相配。主治肺气久虚,咳嗽不止。”凡肺虚肺燥久咳少痰之人,食之最宜。
柿饼:性味甘涩而凉。《本草通玄》中认为它能“润心肺,消痰”,古代医家常用以治疗肺燥干咳无痰或咳痰带血,民间也有用柿饼2个,川贝母末9克,柿饼挖开去核,纳入川贝末,饭上蒸熟,一次食尽,日服2次。对肺燥型咳嗽者颇宜。
猪肉:有滋阴、润燥作用,尤其是肥猪肉,干咳燥咳者宜食之。正如《本草备要》所言:“猪肉生痰,惟风痰、湿痰、寒痰忌之,如老人燥痰干咳,更须肥浓以滋润之,不可拘泥于猪肉生痰之说也。”《随息居饮食谱》中还介绍:“治干嗽!猪肉煮汤,吹去油饮。”
阿胶:性子味甘,能滋阴,对肺燥干咳和肺阴虚所致的久咳不止者,食之尤宜。正如明·李时珍所言:“阿胶,大要只是补血与液,故能清肺益阴而治诸证。”《圣济总录》还有“阿胶饮”,就是以阿胶为主,“治久咳嗽”。
甜杏仁:性平味甘,能润肺止咳平喘,对燥咳虚喘者尤宜。《食物中药与便方》介绍:“肺病虚弱,老年咳嗽,干咳无痰:甜杏仁炒熟,每日早、晚嚼食7~10粒。或加砂糖一同捣烂细研,开水冲服,1日2次。”
鸭肉:性平,味甘咸,能滋阴止咳。《本草汇》中曾说它“滋阴除蒸,化虚痰,止咳嗽”。《随息居饮食谱》亦认为:“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止嗽。”故对肺燥型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者,宜食之。鸭蛋亦有滋阴止咳作用,故肺燥咳嗽者亦宜。
此外,风寒型咳嗽之人还宜吃些花生、赤砂糖、南瓜、大蒜、薤白、砂仁、桂皮、香醋、咖啡等。风热型咳嗽还宜服食苹果、草莓、菠萝、橄榄、椰子浆、菊花脑、瓠子、节瓜、苦瓜、地瓜、黄瓜、菜瓜、榧子、莴苣、茭白、薤菜、芹菜、绿豆芽等。肺燥型咳嗽者还宜吃牛奶、胖大海、青菜、无花果、梨子、桑椹、枇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