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制造了高房价
(2009-09-14 20:41:08)
标签:
高房价根源什么房产 |
中国城市的高房价已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那么,是谁制造了高房价呢?在我看来,是他们助推了高房价。
政策是制造高房价的第一功臣。中国的高房价集中在了城市。政策面上对城市的扶持与限制,助推了房价上涨。一是对城市与乡村不同的发展政策,形成了二者的对立。城市成了先进的代表,而乡村明显成为落后的代名词。政策在资金、优惠措施等方面的扶持,促使优势公共资源集中在了城市,如优势的教育、卫生、市场、娱乐等。反观农村,几乎没有什么公共财政投入,类似的优惠政策也不见多少。先进优势资源的聚合,自然会吸引许许多多的人涌入城市,从而形成所谓的住房刚性需求。如果,乡村的投入和政策扶持能和城市一样,那么很快乡村的优势将超过城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城市化,那么还会有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吗?可目前,消除城乡二元经济怕仅是在纸面上吧?二是国家限制城市发展规模,限制城市用地,从而使城市土地成为稀缺资源,稀缺资源的价格不上涨才是怪事一桩!房子的基础是土地,土地价格上涨,房子能不贵吗?三是国家的城市土地招拍卖制度,直接推高了房价。大量的新地王,在一定意义上给了社会土地价格和房子价格上涨的预期。同类土地的主人,肯定会把自己土地的价格和这些地王看齐的。这种制度虽然在短期上是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但实际上是搜民财以充国库!
监管方面的不到位是推高房价的又一原因。在监管方面,国家只管有资质的单位,很少过问没资质的开发商。当然,说的是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在开发土地建设商品房的领域内,是一级开发商有资质,从国家拿土地;二级开发商资质不全,从一级地产商那儿拿地、分地;基本没有资质的三级开发商建房、售房。而二级、三级开发商大都是挂靠在一级开发商后面。没有资质的开发商层层缴纳管理费,层层加利润,房价的成本就被层层推高。而无资质的交钱完事,也给房子的质量埋下了隐患。监管方面的预售房制度,也间接推高了房价。预售房制度一是降低了开发商的资金准入门槛,使少量的资金可以撬动大的盘子,给无资质的开发商进入的机会;二是给民众造成销售火爆的假象。
银行是推高房价的第三个原因。许多的开发商,原本没有多少钱,主要靠的就是银行。靠银行融资本没有什么错,但银行对发放给开发商的资金的监管和回收却不是十分的到位。开发商拿了银行的钱,修了房,却不急着还,拖着。即是卖不出去,压得又不是自己的钱,银行这时又那我没什么办法,我急什么?这种现象,急的是银行放贷的,悠闲的是借钱的。从而也导致了,许多地方的房市有高价、无大的成交量。按说自己的商品卖不出去,大都会降价以售,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可谁又见着这种现象来着?
行业垄断是高房价的最后一个原因。房地产业好像历来都是一个高垄断的行业。一个城市,不管你看到的面对老百姓的开发商有多么多,但常常最后的老板大约仅有那么不多的几个。和老百姓打交道的永远都是那些三级开发商。一个城市,说到底就那么几个拿地的一级开发商,他们呢,好像会经常聚在一起聊天的。对外好像竞争很激烈的样子,可实质上价格好像永远都被一个看不见的幕后黑手操纵着!我们平常去和售房经理讲价,讲到最后,大部分的遁词都会是一样“公司定的基准价,我们没法少”。这能定价的公司究竟是谁呢?为什么很多看来毫不相连的售房部会有相同的公司基准价呢?这种情况下,你不怀疑背后有垄断可能吗?
政策的取向,决定了城市的地位高于乡村,吸引力大于乡村,也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监管的不到位和银行的支持,确定了质量的隐患和开发商不怕拖的心理;垄断性和资源的稀缺性让开发商有了不怕卖不出去的底气。要想抑制高房价,不从上面几个原因去着手改变,就不可能将房价稳住或者降下来,高房价就永远是一个趋势,是民众心里一个永远的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