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艺人独奏西风曲

(2011-01-04 20:30:01)
标签:

原创

寒香蝶冷

深圳

光明

南山

二胡

老艺人

杂谈

分类: 且听风吟

老艺人独奏西风曲

文/寒香蝶冷

http://s7/middle/5190ef10499b4d9b92d16&690

元旦后第三天,气温骤降,天寒地冻。我翻箱倒柜地找厚衣服,以应付这让人措手不及的冷空气。

洗米做饭,水冰冷刺骨,不一会儿,手指头就被冻得红肿。天气真的冷了!西西怕我晚了坐不上车,早早让我吃了晚饭便赶我回光明了。大约是天气太冷的缘故,站台下候车的人很少,上车时我很容易就占到了位置。一路上车辆无几,总觉司机开得比平日里要快,心里很是高兴。天冷大抵还有这等好处。

回到田寮已是晚上八点。寒风摧树,满地黄叶。楼下的夜市稀稀拉拉地开着,多有摊主歇了工。夜市的街道中央的大超市门前张灯结彩,残留着新年的气息。可惜,北风呼啸,无几人光顾,越发显得冷清。超市对面的阴暗处,有个老头儿坐在树下,无视那肃杀的寒风,气定神闲地拉着二胡。这头灯光昏暗,我也不大能看清楚他的面目。他戴着顶不辨颜色的毡帽,脸面五官全然不能辨认,依稀能看出这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头儿。他穿着一件中山装,显得有些单薄,跟这天气很不搭配。他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右手拉弓,左手揉弦,熟练地拉着一首首曲子。可是,天气太冷了,他面前的碗里依旧没几个钱。偶有路过的行人,也只是急匆匆地从他的眼前走过,顾不上欣赏他的曲子,更加顾不上给他几个钱。

我不谙音律,不能听出他曲艺的高低;我亦不懂曲目,不能听出他拉些什么曲子。只是觉得这乐音在寒风里呜呜咽咽,好生悲凉。可惜,这俗世里竟是没有知音了。可惜,这俗世竟是不需要这天籁之音了。我想:若他在古代的勾栏瓦舍配乐,或许还能讨得几个钱。看着眼前的景象,听得这催人泪下的曲子,越发觉得寒气逼人。

上了楼,进了屋,那苍凉的声音也跟着进来了。乐音急急升腾,争先恐后地,占据了这座年久失修的洋楼,占据了城市的上空。这情景让我想起了一对老艺人夫妇。

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还在荔园,照例每个周末去人人乐购物,照例走过领跑对面的人行道,照例看到人行道上的那对老夫妇。他们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不记得了,只记得第一次见到他们是冬季。自此,每次路过那里都可以见到他们,风雨无阻。我对他们的敬业很是佩服。

老头儿拉二胡,老太太唱戏。老头儿手中的二胡残旧却总是擦得锃亮,但拉出来的声音却像它的模样,仿若一本昏黄的老书。老头儿的衣衫也跟二胡一样单薄残旧,不过倒也干净。他总是坐在地上的矮凳子上,我无暇仔细看他,只把目光殷勤地给了站在他旁边唱曲的老太太。老太太大约六十来岁,身段高挑,脸上布满了皱纹,纵使抹了厚厚的脂粉也掩盖不了她早已远去的青春。每次见到她,她都头插劣质的塑料珠钗,身穿蓝色戏服,腰系一条黑缎带。这衣裳像极了乡下唱大戏里的角穿的,比之影楼的古装服粗糙了许多。每次见到她,她都伊伊呀呀唱着,她唱了些什么,我从来没有听清楚过,至于什么腔调更是无从考究了。

老太太唱戏时正儿八经地化着妆,不过她化妆以后的样子很是骇人。脂粉抹得不匀称另说,表情还很滑稽,再加上她的奇腔怪调,更让人觉得这风景另类。但是,不管这风景如何,好歹还能吸引一些眼球,也算是达到目的了。这大约就是友人常说的:愈是古怪,愈是突兀,愈能吸引别人的目光吧!

与朋友谈起那个老太太,她很是感慨。她说早些年老太太并没有化妆,后来,也许是没有了竞争力,觉得生意难做,只好化起妆来。老太太素颜的模样我未曾见着,也许我曾见着只是没能记住,便不能忆起初见时的光景了。

岁暮天寒,北风凛冽,老艺人和着西风拉着二胡,在寒风呼啸中弹唱着属于自己的曲子。这是何等之凄凉。虽然人们为生计奔波乃属平常,但是看着他们这般讨生活又不免爽然自失。

http://s7/middle/5190ef102dfa2c2196b0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