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槛内人”与“槛外人

(2011-04-17 12:17:06)
标签:

杂谈

 

     前几日与好友闲谈,不经意之间谈到“槛内人”与“槛外人”的问题,我内心赞叹好友提的问题深刻,又觉得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问题,故撰此陋文,说点自己的看法。

“槛内人”与“槛外人”出自曹公《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这回说的是宝玉过生日,妙语写了个拜帖: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宝玉看到槛外人,不解其意,遇到了岫烟,从岫烟嘴里宝玉才知道妙玉原来喜欢看庄子,且说:他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中扰扰之人,他便喜了。如今他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他的心了。

妙玉这句诗出自南宋范成大的诗:家山随处可行楸,荷锸携壶似醉刘。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蝼蚁乌鸢何厚薄,临风拊掌菊花秋。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卒谥文穆。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解读妙玉的“槛外人”与“槛内人”,首先要弄清楚出处,再看一下作者的字、号、谥才行,字号代表作者自己的思想依归,谥号是后人根据他的一生的所作所为给的,故从范成大的字、号、谥就可以知道,他的诗词写的好,同是自己认为自己思想依归是佛家的,布德执义曰穆 (穆纯也),据此可知范成大以儒家之义用世,以道家之德育身,以佛家为依归。理解到了这里我们才能明了为什么岫烟教宝玉以“槛内人”自称方能和妙玉之心。

有学者解读为妙玉为了区别“槛外人”与“槛内人”以示自己不染红尘,孤芳自赏,其实这是不通的,因为如果这样,妙玉何必要在宝玉过生日时“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呢?这是其一。

如果结合整部《红楼梦》,以及曹公把妙玉做为金陵十二钗之正册且排在王熙凤前面就可得知,曹公是极为敬佩与赞叹妙玉的,妙玉与贾家非亲非故,为什么曹公对妙玉情有独钟呢?曹公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仅仅告诉我们带发修行的妙玉最终的悲惨命运也许有失曹公的大境界,这是其二。

作为一个带发修行的妙语不去研读佛经,为什么独喜庄子之南华经呢?这绝不是曹公随意安排的,妙玉喜欢范成大的诗及爱读庄子,这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这是其三。

如果我们对庄子有一定的理解就知道,庄子曾经提出过“内圣外王”之妙论(不过现在之人好多都不知道这是出自庄子之口),“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庄子·《天下》)这是庄子的原话,可能是最早谈及内外问题的。且庄子还有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外人与方内人之妙论:子贡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旡有,而外其形骸,临尸而歌,颜色不变,旡以命之,彼何人者邪?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内外不相及,而丘使汝往吊之,丘则陋矣。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终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旡为之业。彼又恶能愦愦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目哉!(庄子·《大宗师》)如果庄子的文章我们读不懂,还好,有高人为庄子做注,试看解庄大家郭象如何注解“方外”与“方内”:夫理有至极,外内向冥,未有极游外之致而不冥于内者也,未有能冥于内而不游于外者也。故圣人常游外以弘内,无心以顺有。……

同样,妙玉自称“畸人”,“畸人”何解?试看庄子妙解:子贡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庄子·《大宗师》)

一直追问到这里,读懂了庄子,只能说我们才仅仅懂点曹公的《红楼梦》。你能说在庄子的眼里内外有别吗?你能说庄子已经完全出世了吗?庄子的语言恣意汪洋,挥洒千里,嬉笑怒骂尽是睿智之语,可是后人把庄子的作品简单的类似为伊索寓言,简直是辱没了自己的老祖宗,如果对佛教有点了解的话就知道,禅宗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扬光大,更是离不开老庄,而庄子是诠释老子最圆润之人。

大而言之,“槛外人”与“槛内人”其实是世间与出世间的大问题,也是经常辩论的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大问题,曹公在这里提出妙玉爱读庄子,绝不是闲笔,且如司马公一样不给我们答案,让我们自己去找。

我以为:曹公正是不露声色的通过妙玉给我们后代子孙阐明了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妙:儒家以人为本,积极入世,可以理解为“槛内人”,因为孔子自称是方内之人啊!佛家则先出世后入世,可以理解为“槛外人”,道家则一只脚在“槛外”一只脚在“槛内”,你说是入世还是出世呢?但是,无论那家无不讲究内外兼修,刚柔兼济,内与外不可分割,内外合一,道矣!

结合曹公开始设计的一僧一道以及“两赋说”,会之于心,我们才知道《红楼梦》才真正是一部文化大餐,它享誉世界不是没有理由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