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

(2012-07-27 08:55:05)
标签:

印度教

火葬

焚尸台

巴格玛蒂河

杂谈

分类: 旅游

到印度尼泊尔旅游,游客们的愿望之一是能看看恒河,在恒河静心沐浴的民众,还有在恒河边上的露天火葬,都是很典型的印度化的东西。上次到印度,因时间有限,没能看到恒河。

 

但在尼泊尔的行程中,有时间去加德满都的印度教圣河——巴格玛蒂河,在那里可以看到许多印度教的苦行僧,还可以看到巴格玛蒂河边露天阿里雅火葬场的印度教葬礼情形。尼泊尔的印度教火葬仪式是尼泊尔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有机会,是应该予以了解的。在去那里之前,我还是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的,毕竟过去从未看过露天火葬,现场烧人,虽是大白天,没有什么恐惧感,但还是有些异样的感觉。特别是我们一干人等,没有准备好对于很多旅客而言必备的东西——口罩。

还没走近火葬场,就闻到了一种怪异的味道,离火葬场越近,这种味道就越发地浓烈,且直冲鼻孔。这种气味连很多尼泊尔当地人都是掩鼻匆匆而过,难免有些人在这样的场合下时时会有作呕之感。由于我们没有任何“装备”,只能硬挺着,在怪异的气味中呼吸。

 

巴格玛蒂河宽仅50米,加上到了枯水期,水量不大,流速极为缓慢。露出的河滩上和缓慢的河水里散落和漂浮着垃圾、丧葬之后的菊花、树枝、破布、塑料袋、未烧尽的木头等等,河水浑浊,肮脏不堪。但似乎尼泊尔当地人对此不以为然,因为我看到了在河边的淘米洗菜者。

 

河的对岸,沿河边一溜儿排开,有大约8个焚尸台(焚尸台)。其中有一座小桥把这段河隔成了上游和下游,上游有2个焚尸台,是专供过去的王室、贵族和有钱人使用的,与贵族焚尸台相邻的是印度教最重要的寺庙,帕斯帕提那寺,供奉的是湿婆神。下游的6个焚尸台是供百姓使用的,其背后是相对残破的房屋。焚尸台24小时都可使用,我们去时,有些是空余的,有些正在焚尸,有些正在做仪式准备焚尸。因此我们几乎看到了焚尸的全过程。火葬台是石头砌的方形石台,前端伸出与河中。焚尸结束后,专人会用一个长杆将灰烬推入河中,由河水将其带走。

 

死者的丧葬仪式在河边焚尸台的后边举行,由婆罗门主持。死者放置在像担架一样的尸架上,身裹黄绸或白布,由亲属抬到河边,再抬到焚尸台。焚尸台已经架好了截成段的松木,成一人多长的长方形。安放好死者后,放上菊花花环和随葬品,再在死者身上叠加一些松木和草,添加一些香料后点燃引火物和松木。随后,火苗窜出,黑烟冒起,再后黑烟升腾,烈焰熊熊。约2—3小时后,尸体焚尽,火化结束,焚尸者用一长杆将骨灰和为燃尽的木头等推入河中,使其顺流而下。整个过程是在一定的仪式下进行的。

 

下面一组照片反映了这一过程。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死者的尸体包裹在黄色的绸布中,停放在一个焚尸台旁,其上是堆放好的木头。现场人员是死者的亲属和朋友。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家属开始抬死者的遗体。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以顺时针方向围着木堆绕三圈。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随后将遗体抬到木堆上。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主持人(婆罗门)将花瓣及香料洒在死者身上。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亲属持点燃的火种围着死者遗体在焚尸台上顺时针绕行三圈。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焚尸仪式主持人开始点火。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点火后在死者遗体上盖上茅草。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焚尸台燃起浓烟。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底部的火苗开始升腾。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浓烟弥漫,烈焰升腾。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焚尸进入收尾阶段。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在焚尸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操作,以保持火势。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焚尸结束后,灰烬等抛入河中。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从河的对岸可看到焚尸台一溜儿排开。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焚尸台对面的路人和游客。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河的上游,隔着一座桥的是皇室和达官贵人们的焚尸台,有两个。其中一个刚刚结束。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着白衣者是主持仪式的婆罗门,从衣着就可看出与平民焚尸台的主持者明显不同。焚尸台周边的环境也好的多。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死者家属与婆罗门商议有关事宜。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显贵焚尸台的对面有些市民和游客在观望焚尸过程。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一个行进中的老者。他一会儿走在水中,一会儿走在无水的河床上,低头在寻找着什么。河水极为脏污。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焚尸台间,不时有印度教的信徒在进行某种仪式,洗礼或剃度?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

走马观花--印度尼泊尔之行(加德满都的印度教露天火葬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