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的风度实际上展现了体育的教育功能
(2011-09-06 17:25:14)
标签:
体育刘翔大邱风度110米栏杂谈教育 |
分类: 杂谈 |
大邱田径世锦赛已经落幕,整个世锦赛有些亮点,有些遗憾,也有些突破,在此不赘述。只是突然想说几句话。
在韩国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的110米栏的决赛中,刘翔以13秒27的成绩获得银牌。刘翔获得的这个银牌是有插曲,有故事的。看了110米栏决赛的人都知道,刘翔的起跑很出色,但在第八栏是,由于刘翔和古巴的罗伯斯相距太近,两人的手臂出现了接触,罗伯斯两次与刘翔发生手臂碰撞,而在后一次接触中,罗伯斯竟然还拉了刘翔的手。这一拉,使刘翔失去平衡,脚碰到栏架,致使本可到手的金牌失之交臂。在人们的愤愤不平中,刘翔表现出了特殊的气质和风度。
此事已过去一周,几乎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在过去的那些天,我所听到和从媒体看到的多是赞扬刘翔的气质和风度,称这才是世界冠军应具备的范儿;看到了为刘翔喊冤抱屈,110米栏应该重赛,这样刘翔不仅仅是银牌而是金牌;也有的称看到了刘翔的世界冠军的实力和对伦敦奥运会夺冠的期许;还有的分析说这次的事故是个好事,因为以过去的经验看,凡是在田径世锦赛上110米栏夺冠的选手都没能获得接下来的奥运会110米栏冠军;等等等等。
但我发觉,其实人们大多没有关注体育的功能这个问题。体育含有健身、竞技、娱乐、经济、文化交流、甚至政治等多项功能。比如政治功能,就有70年代中美两个“敌”国以乒乓外交接触,而后发展到实质性的建立外交关系。以上这些功能人们大凡都理解,但大多数人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竞技方面,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以体育成绩扬国威、显民力、展实力。尤其是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东亚病夫的沉重帽子,这些东西虽然已经被我们扔掉了,但我们不会忘掉。证明当今中国站起来来了有很多标志,体育就是其中之一,比赛成绩和金牌的多少就是具体的衡量参数,使它承载了太多的内容。
其实,体育的各种功能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其教育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的本质是教育,而不是健身、不是比赛,不是经济,不是交流,不是娱乐,也不是政治,尽管这些功能也是体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大学为例,学校的职能是培养人,大学最重要不仅仅是知识的和技能的传授,而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在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全面发展。体育的教育功能可以体现在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团结合作、协同奋斗的品德和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无论是参加体育锻炼或是投身竞技体育,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竞技体育中,人们更多关注的应是金牌背后的东西,而不仅仅是金牌本身。
当年,女排的精神鼓舞了和凝聚了一代中国人,振兴中华的口号随之在大江南北响起,其意义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
在大邱田径世锦赛上,刘翔所表现出的气质、风度比他的速度更迷人、更赢人。
刘翔真正让人佩服的也正是这一点,友好、理性、低调,公平竞争,如果我们中国人都具有这种气质和风度,我们就不仅仅是赢得某场比赛,拿到某块金牌。而是赢得全世界,赢得人们从心底透出的对中国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