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澳大利亚之十——堪培拉

标签:
格里芬澳大利亚堪培拉杂谈 |
分类: 旅游 |
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首都。上次到澳大利亚培训,虽去过堪培拉,但未住下,利用白天的6个小时,走马观花式的重点参观了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国家博物馆和国会大夏,走访了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
堪培拉是个年轻的城市,即使在澳大利亚也是如此。100多年前,这里还是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麓的一片荒地,1820年以后,人们才开始在此建立牧场,到1840年,这里也不过是一个小镇,其名声与澳大利亚其他城市如悉尼、墨尔本等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它转机出现在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以后,新的联邦成立了,新的国家成立了,肯定要有个首都,为此,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争执不下,吵闹了八、九年。直到1911年,联邦政府才通过决议,在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之间,选一个风调雨顺、有山有水的地方建立新首都,堪培拉因此入选。城市从1012年开始设计和建设,于1927年城市建设基本完成。其后,人们又为首都的名字争论不休。长时间的商讨后,最终选择了当地居民的传统名称——堪培拉,意思是“聚会的地方”。
堪培拉城市规模很小,人口只有约33万人,城市中心是1963年建成的格里芬湖(格里芬是这座城市的设计师)。与澳大利亚其他城市不同的,它从一开始就是经过周密计划而建成的,加上原本此地环境就很好,所以城市干净、漂亮、整洁。全城树木苍翠,鲜花四季,在街上很少看到行人,既有宽敞街道和时髦建筑的现代感又有自然环境优美的大“乡镇”感。
以下四张照片是在堪培拉市区所拍,环境真的一流。不像其他城市公园是点缀,而是身在公园中。
市中心一带,格里芬湖畔
。
“库克船长纪念喷泉”,是为纪念库克船长登上澳大利亚海岸200周年而建,水柱高达140米。有人说这是世界上喷的最高喷泉,站在全城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
堪培拉标志性的建筑物——国会大夏,据说也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之一。我参观后的感觉是无法和我们的人民大会堂比。
国会大夏入口处的大厅。
国会大夏内的议员休息室。
从国会大夏门口看出去。
这是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纪念曾为这个国家自由、正义和信念而献身的人们。
国家博物馆的入口。
从国家博物馆内一角透过窗户向外望,就像一幅画。
以下三张照片是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
大使馆内园景。
大使馆内园景。
大使馆内进行新闻发布和其他活动的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