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798文化艺术北京杂谈 |
分类: 杂谈 |
久居北京,每年都要到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等去一次,自认为对文化上的事略知一二,但对于在“圈儿内”久负盛名的798是今年才抽闲去的,那天是“六一儿童节”。
奥运期间,我们学校按照上面的安排,负责近百名贵州志愿者的接待。奥运结束后,这些志愿者会在北京待几天,看看风景名胜,了解风土人情。临别时我问贵州带队的刘老师,贵州志愿者在京的这些天都去了什么地方,回答自然包括故宫、长城、颐和园等,我迫不及待的说:“还有一个地方感兴趣的人可以去一下,798”。还未等我自作聪明的解释798的含义,刘老师已作回答:哦,他们大部分都去了。
如果说好友生活在海边的风情都市,对时尚、文化颇有心得,知道798应该说得过去,而生活在西部贫困山区省份的人也知道798就使我惊诧了。看来毛病不是出在别人知道798上,而是出在自己太自以为是上了,满以为可以把一件事作为谈资而夸夸其谈,没想到这件事“地球人都知道”。
“自以为是”是做人的一忌,也是做老师的大忌。
今天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缺点:自以为是。
今天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优点:自己发现了自己的自以为是。
既然说到798,还是要唠叨几句。
798艺术区在北京的东北角,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6个厂的区域,其中798厂最为有名,以798为主的厂区建筑风格简练朴实,讲求功效,巨大的现浇架构和明亮的天窗为其他建筑所少见,它是50年代初由前苏联援建,前民主德国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项目,其厂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德国包豪斯风格。从2001年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外省市的艺术家发现了这里从事艺术创作的独特优势后开始聚集798厂,对所租赁的厂房稍加装饰和装修,一变而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的空间,并已成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已有200多家涉及文化艺术的机构入住798,包括设计、出版、建筑、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酒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300多位知名或不知名的艺术家居住在798艺术区。
在这里,你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历史文脉与发展范式、实用与审美、个人理念与社会经济结构、乌托邦与现实、记忆与未来、先锋意识与传统情调、实验色彩与社会责任、精神追求与经济筹划、精英品味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2003年,798艺术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
希望看到这篇博文的读者中还有若干不了解798的人,否则我真是“自以为是”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了。
也把我在798拍的几张照片(大部分是雕塑)拿出来晒晒
传统与时尚
能装下几十、上百人的巨型鸟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