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英街与优秀历史建筑
4月5日下午,我在靠近宜宾火车站的红达商务酒店办完入住手续之后,就独自漫步宜宾市内的大街小巷,经翠屏公园门前向合江门码头方向走去。
过了戎州大桥桥头,忽见一条幽静的小街,颇觉新奇,改变了去码头的想法。前行20余步,路侧有一水池(图一),池面漂浮着许多落叶,池水略显浑浊,水中也不见游鱼,显然是一个早已不用的水池。我很想知道,它原来是作何用的,问一路人,他指着不远处墙上的一块牌子说:“你自己去看吧,那上面写得有。”哦,原来这是一个千年放生池,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图二)”
水池对面有一块碑,碑上“冠英街”三字甚为醒目,下面的那些字,因我老眼昏花看不清,走近一些才把它们看清楚了。
冠英街始建于清代,建成于民国,东接合江门,西连寿昌寺街,南滨金沙江,全长200余米。因其依三江(长江、金沙江、岷江)之地势,集山水秀丽之神韵,为当时官绅商贾置地造房的“风水宝地”。街巷迂曲,40余座砖木四合院座落两侧,布局各异,各具特色,为川南古街民宅的代表作(图三)。2004年宜宾市政府将其公布为市文化保护单位,并拨专款予以修缮保护(图四、五)。
由于这些建筑物为有人居住的民宅,谢绝参访,无法深入了解,仅将拍摄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实物,提供给朋友们欣赏:
1号民居,建于清代,二进四合院布局,硬山式,小青瓦屋面,花格灵窗(图六)。
2号民居,建于清代,二进四合院布局,硬山式,小青瓦屋面,花格灵窗。临街大门为悬山式顶,石作门柱,大门正上檐下有花卉雕刻(图七)。
3号民居,建于清代,二进四合院布局,硬山式,小青瓦屋面,花格灵窗。临街大门为悬山式顶,石作门柱,(图八)。
4号民居,建于清代,二进四合院布局,穿斗硬山结构,人字顶,小青瓦屋面,花格灵窗,木板墙(图九)。
9号民居,建于清代,二进深复合四合院布局,穿斗硬山结构,人字顶,小青瓦屋面,花格灵窗,木板墙(图十)。
给这些民居建筑拍完照,我转身来到临岷江一侧的民居建筑后面的墙上,见三个青年(两女一男)正在对一道青砖墙指指点点,似乎对这些民居建筑颇感兴趣(图十一)。
图一 冠英街放生池
图二 放生池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三
冠英街──川南古街民宅的代表作
图四
冠英街口的一块绿地
图五 三江书苑
图六
1号民居
图七
2号民居
图八
3号民居
图九
4号民居
图十
9号民居
图十一
三个青年对这些民居建筑似乎颇感兴趣
牧石人老师赠诗:
冠英街道分外静
放生池里碧水清
启贤博文刊实景
欣喜历史被传承
方田老师赠诗:
一街名冠英,
逶迤戎州城。
百年宅居雅,
见证夙文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