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化湿行水、通淋泄浊作用,以治疗水湿为病的方剂,统称为祛湿剂。属于治法中的“消法”。
第一节
化湿和胃
化湿和胃剂,适用于湿浊阻于中焦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大便溏薄、食少、体倦等证。
一、平胃散
【组成】苍术15g 制厚朴9g 陈皮9g 炒甘草6g 【用法】煎服。【功效】燥湿健脾,行气和胃。【主治】湿滞脾胃证。
二、藿香正气散
【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制厚朴,桔梗,藿香,炙甘草
【用法】煎服。【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第二节
解热祛湿
解热祛湿剂,适用于湿热外感,或湿热内盛,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的湿温、黄疸、热淋和下肢痿痹。
一、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蒿18 栀子9g 大黄6g 【用法】煎服。【功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证。
二、八正散
【组成】车前子 瞿麦 扁蓄 滑石 栀子 炙甘草 木通 大黄 【用法】煎服。【功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湿热淋证。
三、三仁汤
【组成】杏仁12g 飞滑石18g 通草6g 白蔻仁6g 竹叶6g 厚朴6g 薏苡仁18g 半夏10g
【用法】煎服。【功效】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治】湿重于热之湿温病。
第三节
利水渗湿
利水渗湿剂,适用于水湿壅盛所致的蓄水、癃闭、淋浊、水肿、泄泻等证。
五苓散
【组成】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
【用法】煎服。【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蓄水证,水湿内停证,痰饮内停证。
第四节
温化水湿
温化水湿剂,适用于脾肾阳虚,气不化水所致的阴水、痰饮、尿浊等证。
一、真武汤
【组成】茯苓9g 芍药9g 白术6g 生姜9g 附子9g
【用法】煎服。【功效】温阳利水。【主治】脾肾阳虚水泛证,太阳病过汗而致阳虚水泛证。
二、实脾散
【组成】炮干姜、炮附子、白术、茯苓、木瓜、姜制厚朴、木香、槟榔、草果仁,各6g
炙甘草3g。【用法】煎服。【功效】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主治】阳虚之阴水证。
第五节 祛风胜湿
祛风胜湿剂,适用于风湿袭表或风湿侵犯筋骨经络而致头痛身重,腰膝关节疼痛等证。
独活寄生汤
【组成】独活9g
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地黄,各6g
【用法】煎服。【功效】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肝肾两虚,气血不足之痹证。
(作者
紫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