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舌苔】
望舌苔主要是观察苔色和苔质的变化。正常的舌苔表现为:薄白均匀,干燥适中,舌面的中部和根部稍厚。
(一)望苔质 苔质的变化包括厚薄、润燥、腻腐、剥脱、偏全、真假。
1、薄、厚苔
[舌象特征]薄苔指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厚苔指透过舌苔见不到苔下的舌质。[临床意义]主邪正盛衰和邪气浅深。舌苔薄白,可见于正常人,亦主表证或病轻之里证。厚苔,是胃气挟邪气熏蒸所致,主邪盛入里,或内有痰、饮、水、湿、食积。
2、润、燥苔
[舌象特征]舌苔润泽有津,干湿适中,为润苔;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滑,为滑苔;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干裂,为燥苔;苔质粗糙,毫无水分,扪之碍手,为糙苔。[临床意义]主津气盈亏和输布情况。
3、腐、腻苔
[舌象特征]苔质颗粒细腻致密,融合成片,如涂有油腻之状,中厚边薄,紧贴舌面,刮之不脱,为腻苔;苔质颗粒粗大,质地松软,状如豆腐渣堆积于舌面,边中皆厚,刮之易脱,为腐苔。[临床意义]主痰浊、食积。
4、剥落苔
[舌象特征]舌苔全部或部分脱落,脱落处光滑无苔,为剥苔。[临床意义]主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
5、有根、无根苔
[舌象特征]舌苔紧贴于舌面,中厚边薄,不易脱落,脱落后新苔渐生者,为有根苔;舌苔疏松浮于舌面,苔易刮脱,不易复生,或舌面光剥如镜者,为无根苔。[临床意义]有根苔是有胃气的征象,提示气血有源,预后良好;无根苔提示胃气衰败,气血乏源,预后不良。
(二)望苔色 苔色分为白苔、黄苔、灰黑苔。
1、白苔
[舌象特征]舌面上附着的白色苔状物,为白苔。[临床意义]主表证、寒证、湿证,亦可见于热证。
2、黄苔 [舌象特征]舌面上附着的黄色苔状物,为黄苔。[临床意义]主热证、里证。
3、灰黑苔
[舌象特征]苔色浅黑,为灰苔;苔色深灰,为黑苔。因其临床意义相同,故常并称为灰黑苔。[临床意义]主热极或寒极。
(作者:紫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