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止血药

(2008-08-23 17:05:32)
标签:

医学

健康

精神病学

中医中药

止血药

爱情

情感

心理

分类: 【한약】

    止血药,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治疗出血证。本类药物大多味苦涩或甘,其性寒、温有异,主入心、肝二经,兼入脾经,均入血分。苦既可清泄血分之热,又能散淤血之阻滞,涩能收敛血流而止血,甘而缓和药性,具有减缓血行,制止体内外出血之功,适用于各种出血病证。

    【凉血止血药】

    本类药物味多苦甘,药性寒凉,主入肝、心、大肠经。有凉血止血功效,主要适用于血热妄行的各种出血病证,以出血量多而色鲜红,伴心烦、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数等为特点。

    一、小蓟xiaoji  (性味归经)苦、甘,凉。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临床应用)1、血热出血证。2、热毒痈肿。(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二、大蓟  (性味归经)苦、甘,凉。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临床应用)1、血热出血证。2、热毒痈肿。(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三、地榆  (性味归经)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临床应用)1、血热出血证。2、水火烫伤,湿疹,痈疽肿毒等证。(用法用量)煎服,10-15g.

    四、槐花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临床应用)1、血热出血证。2、目赤头痛。(用法用量)煎服,10-15.

    五、侧柏叶  (性味归经)苦、涩,寒。归肺、肝、脾经。(功效)凉血止血,祛痰止咳,乌发生发。(临床应用)1、各种出血证。2、肺热咳嗽痰多。3、血热脱发及须发早白。(用法用量)煎服,10-15g.

    六、白茅根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临床应用)1、血热出血证。2、水肿,小便不利及湿热黄疸。3、胃热呕吐,肺热咳嗽。(用法用量)煎服,15-30g.

    七、苎麻根zhumagen  (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临床应用)1、血热出血证。2、胎漏下血,胎动不安。3、热毒痈肿。(用法用量)煎服,10-30g.

    【化瘀止血药】

    本类药物味多苦泄,药性寒温皆有,主入肝经。功善止血又化瘀,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适用于淤血内阻,血不循经的出血病证,以出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或疼痛部位固定不移,或有包快等,舌质紫暗或有紫斑、紫点、脉涩为特点。部分药物尚有消肿止痛作用。

    一、三七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效)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临床应用)1、各种出血证。2、跌仆瘀肿疼痛。(用法用量)煎服,3-10g.多研末吞服,每次1-1.5g.

    二、茜草qiancao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活血通经。(临床应用)1、血热夹瘀出血证。2、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证。(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三、蒲黄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心包经。(功效)止血,化瘀,利尿。(临床应用)1、各种出血证。2、瘀滞诸痛证。3、血淋尿血。(用法用量)煎服,3-10g.包煎。

    【收敛止血药】

    本类药物大多味涩,或为炭类,或质粘,且大多性平,或寒凉,主入肝、胃、肺经。长于收敛止血,用于各种出血证,以虚损或外伤出血更为适宜。

    一、白及  (性味归经)苦、甘、涩,寒。归肺、胃、肝经。(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临床应用)1、体内外诸出血证。2、疮疡肿毒,烫伤及肛裂、手足破裂等证。(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每次1.5-3g.

    二、仙鹤草  (性味归经)苦、涩,平。归心、肝经。(功效)收敛止血,止痢,补虚,杀虫。(临床应用)1、多种出血证。2、泻痢。3、脱力劳伤。4、疟疾,滴虫性阴道炎。(用法用量)煎服,3-10g.

    三、紫珠  (性味归经)苦、涩,凉。归肝、肺、胃经。(功效)收敛、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临床应用)1、各种出血证。2、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烧烫伤。(用法用量)煎服,10-15g.研末服,每次1.5-3g.

    【温经止血药】

    本类药物性多温热,主入肝、脾二经。以温内脏,益脾阳,固冲脉而摄血为功用特点,适用于脾不统血,冲脉不固之虚寒性出血病证。以出血日久,色暗淡为特征。部分药物尚有温经散寒功效,可用于脾胃及下焦虚寒之呕吐、泄泻、腹痛、痛经、月经不调等证。

    一、艾叶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功效)温经止血,散寒调经止痛,安胎,燥湿止痒。(临床应用)1、虚寒性出血证。2、虚寒性腹痛。3、虚寒性胎动不安。4、湿疹,疥癣。(用法用量)煎服,3-10g.

    二、炮姜  (性味归经)苦、涩,温。归脾、肝经。(功效)温经止血,温中止痛,止泻。(临床应用)1、虚寒性出血。2、虚寒腹痛,腹泻。(用法用量)煎服,3-6g.

                            (作者 紫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消食药
后一篇:活血化瘀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