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神症状

(2008-08-12 13:50:40)
标签:

教育

健康

医学

中医

精神病学

精神症状

爱情

情感

心理

分类: 【정신과】

    一、感知障碍: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属性的直接反应,而知觉则在感觉的综合基础上产生。

        1、感觉过敏:对一般强度的刺激反应特别强烈敏感。

        2、感觉迟钝:对强烈的刺激不能感知或感觉轻微。

        3、内感不适:感觉体内有异常不适感。

        4、错觉: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知。

        5、幻觉:缺乏外界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

        6、感知综合障碍:对客观事物能够正确认识,但对其部分属性产生错误知觉体验。

    二、思维障碍: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应,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过程,是精神活动的重要特征。

        1、思维奔逸:思维速度增快和量的增加。

        2、思维迟缓:思维的速度缓慢。

        3、思维贫乏:思维的数量减少,概念缺乏。

        4、思维散漫: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障碍。

        5、思维阻隔:在意识清晰时,思维突然中断,片刻后再以新的思维内容出现。

        6、赘述:语言表达缺乏简明扼要。

        7、病理象征性思维:以不被共同理解接受的概念来代表抽象概念。

        8、持续言动:回答问题时持续重复第一次答语。

        9、语词新作:以自创的字词图形代替被公认的概念。

        10、被洞悉感:坚信自己的思想未经过任何方式表达出来,尽为人所知。

        11、妄想:妄想是一种病理信念,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依旧坚信不移。

    三、情感障碍:情感是指对现实环境和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所采取的态度。

        1、情绪高涨:异常高涨的病理性情绪状态。

        2、情绪低落:异常低落的病理性情绪状态。

        3、焦虑:缺乏相应客观因素下的恐惧病理性情绪状态。

        4、恐惧:面临具体不利处境时的焦虑反应。

        5、易激惹:情感极易诱发,轻微刺激即可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

        6、情感不稳:情感稳定性差,容易变动起伏。

        7、情感淡漠:对客观事物缺乏应有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反应。

        8、病理性激情:骤然发生的强烈而短暂的情感爆发状态。

        9、情感麻木:强烈精神刺激引起的短暂而深度的情感抑制状态。

        10、情感倒错:情感反应与客观刺激不相一致。

        11、情感幼稚:情感反应幼稚,缺乏理性控制。

        12、情感矛盾:同一时间内体验到两种完全相反的情感。

    四、意志障碍:意志是自觉的确定目标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1、意志增强:病态的自信和固执的行为。

        2、意志减弱:病态的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

        3、意志缺乏:意志要求显著减退或消失。

        4、矛盾意向:对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意向和情感。

        5、易暗示性:缺乏主观意向,思想和行为受别人暗示支配,不加思维而盲目服从。

    五、动作行为障碍:动作行为障碍是以病态的感知、思维、情感和意志障碍为基础的。

        1、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兴奋指患者动作和行为增加。(1)协调性兴奋:动作行为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相协调。(2)不协调性兴奋:动作行为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不相协调。

        2、精神运动性抑制:精神运动性抑制指患者的动作和行为减少。包括 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违拗症。

        3、特殊症状:包括 刻板言动、持续言动、模仿言动、作态、强迫动作、冲动行为。

    六、注意障碍:注意指精神活动集中的指向于一定对象的过程。

        1、注意增强:注意兴奋性增强,注意力易集中。

        2、注意减退:注意兴奋性减弱,注意力不易集中。

        3、随境转移:注意稳定性差,极易被外界事物变换所吸引。

        4、注意狭窄:注意范围缩小,不易被外界事物变换所吸引。

        5、注意迟钝:主动和被动注意兴奋性均减弱。

    七、记忆障碍:记忆为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包括识记、保存、回忆、再认四个过程。

        1、遗忘:部分或完全不能再现以往的经历。

        2、记忆错误:由于再现歪曲而引起的记忆障碍。包括 错构、虚构、似曾相识、妄想性回忆、记忆增强。

    八、智能障碍:智能障碍指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出现障碍。

    九、自知力障碍:自知力障碍指患者缺乏对其精神病态的认识能力,察觉不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存在异常,对自己异常的表现不能正确分析和判断。

    十、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

        1、嗜睡:意识清晰度水平降低较轻微,轻度刺激引起反应。

        2、昏睡:意识清晰度轻度受损,强烈刺激引起反应。

        3、昏迷:意识完全丧失,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对光反射均消失。

        4、意识混浊:意识清晰度受损,存在定向障碍。

        5、谵妄:意识清晰度降低,存在定向障碍,存在错觉、幻觉。

        6、梦样状态: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伴有梦样体验。

        7、朦胧状态: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伴有意识范围缩小,一定范围内的刺激能感知并作出相应反应。

                              (作者  紫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精神分裂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