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凡天资言集·上中国资本的现状与发展(一)

(2023-02-09 08:17:00)
标签:

资本

货币

商品

分类: 系统理论

凡天资言集·上

 

中国资本的现状与发展(一)

 

笔者按:货币是商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也是资本,因为,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货币,被称之为可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的那部分货币,被称之为不变资本。

由上所知,货币是可以“通杀”商品和资本的价值工具;是可以在资本积累或原始积累之后,通过投资资本这个价值工具,去进行商品这个价值及其价格工具的生产流通,去获取更多的货币。

不过,货币转化为投资资本,通过商品生产流通所获得的、更多的货币,又不是通过对不变资本的投资去获取的,而是通过对可变资本的投资去获取的。于是,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透视资本及其价值,都不得不需要看到构成可变资本的核心物质质量和社会价值——劳动力及其人。

由上亦可知,无论是谈货币、谈商品,还是谈资本;无论是谈这些价值工具的价值方面,还是其价格方面,都必须以劳动力及其人的物质质量和社会价值,以及包括这些社会价值的生产流通,来作为其所有的理论核心与实践基础。这也是笔者拙作《资言集》三集“邪门歪道”所一以贯之的“生命线”。

本文初稿于二十年前,约十四万字。

 

中国资本的现状与发展

 

资本的社会价值的存在与发展的物质与社会根本在哪里?是生产资料?还是生产力?从资本的剩余价值理论引伸出来的资本的政治经济学的涵义告诉我们,资本的社会价值的存在与发展的物质与社会根本,不在于不变资本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而在于可变资本的物质基础——生产力。于是,在我们谈中国资本的现状及发展这一论题时,首先要论述的就是在商品经济社会条件下,人的包括资本价值及商品价值在内的社会价值。

在商品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人的价值

    “开篇”之前,笔者要说明一下:对于人的价值,站在不同的角度,自有不同的认识或理解——如站在社会学科的角度去认识、理解人的价值,自然不同于站在自然学科的角度;

    即使是站在社会学科的角度,也因其学科门类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如站在哲学的角度去认识、理解人的价值,自必然不同于站在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又即使是站在同一学科的同一门类的角度去认识人的价值,也因“主义”、“阶级”的“立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站在唯物主义的角度去认识、理解人的价值,自然也就不同于站在唯心主义的角度了。

而笔者则是试图站在社会学科的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去“剖析”人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价值,因此,如有违其他站在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人的价值的“同志”的“法则”、“感情”的话,只好在此请您将就一二,并向您道一声抱歉了。

   人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价值,至少包含两层涵义:一层涵义是人的物质质量;一层涵义是人的社会价值。

    而在人的物质质量中,又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本身的这个物质的物质质量;一是人自身所具有的意识的物质质量。

在人的社会价值中,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商品价值;一是人的资本价值。因此,在以下的系列文稿中,笔者谨从上述的两层涵义、四方面的内容,来简要地与“有缘人”探讨人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价值,以求为我们这些人如何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去创造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提供一些参考或思路。

(待续)

 

附件参考:

一、商言集

二、鼎言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