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中国篇(九十四)中国经济社会的五年规划(6.15)
(2022-10-31 08:20:17)
标签:
五年规划十二五军事 |
分类: 系统理论 |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中国篇
(九十四)
中国经济社会的五年规划(6.15)
笔者按:美元和美联储“很牛”,但如果没有美国大兵和五角大楼的“牺牲”,美元和美联储还能有什么“本钱”牛呢?而事实上,无论是之前黄金美元的瓦解,还是如今石油美元所受到的挑战,都在说明军事力量,依然是保证诸如货币战、贸易战等国际争端过程及其结果的重要力量。
同时,还应当看到,自一战、二战以来,战争本身已经不再有所谓的前线、后方之分。至此可知各个国家——尤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军事力量,其所保护的不仅包括社会生产力三要素的核心要素——劳动力及其人(生产力之实体),也包括其他要素的劳动对象(生产资料之实体)、劳动工具;不仅包括着经济社会的软实力——上层建筑领域诸要素,也包括其硬实力——经济基础领域诸要素。
附原文:
国家规划与政府报告年度评述(第六期)
(2011-2012)
军事国防建设要融于中国资本全球扩张的需求
对于世界经济、现代文明及科技水平发展到今天的军事与国防,其战争的重要性,已经远不如其威慑的重要性。而这,正是孙子兵法“上兵伐谋”、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演绎。而这种演绎,则是中国军事与国防应当融于中国资本,在其全球及其市场扩张、流通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目前的中国的军事突出,其实正是伴随着中国资本的全球性扩张来展开的。这样的军事突出,如果以简单的领土扩张的要求来加以诠释的话,那么,其意义及作用显然是落后而低劣的。而如果中国在有关军事与国防的所谓现代化建设中,也“适应”其上述的诠释,那么,所谓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将难以持久,且其进程及其社会,亦将承受难以估量的巨大的历史性风险。
事实上,今天的中国资本的全球性扩张,是伴随着中国人口——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形式,以及伴随着中国商品与资本——无论是其资本是以什么样的性质、以什么样的方式——的输出,而历史性的发展着。如此,中国军事斗争——包括所谓的国防建设,其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当因之而有一个质的跨越。其简单的挥舞战争的军事大棒,已经是一个从根本上对上述的中国资本的扩张,产生可以预期的、明显的消极作用的军事行为。
不过,同样是为了上述的中国资本的全球性扩张,如果失去了军事与国防建设不断发展的保障,那么,其危害同样是巨大而长远的。如此可知,当今及未来的中国军事、国防的手段,应当更加趋于“智能化”和一体化。而这,则意味着相应的军事与国防手段,必须与中国的经济、政治及外交等国家与国际事务手段融为一体。而这,也是本篇及相关文章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的要义所在。
附件:国家“十二五”规划参考目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