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少不得那抹二月蓝的灿烂。
近处赏有规模的二月蓝去机场路边的绿化带即可,非景区、方便停车也人少。
三元桥向北,车行中就可感受路旁绿化带里的二月蓝已是花开烂漫,有了这番紫色朦胧,哪里还顾得上分辨白杨林、槐树林还是柳林呢,皆已是化平凡为神奇的仙境了。一直对这里情有独钟,最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当时所在工厂紧邻三元桥西北,逢着晴好春日下班后便可和挚友芹相约来这一带踏青,那时树林里还没有、也不晓得这二月蓝,不过是闻闻青草味儿、看看树木新芽儿、天马行空聊聊天儿也就算享受了。以致后来偶有闲暇或需要理理思绪、静静心时便来这里走走,待识得二月蓝后自然而然就演变为花期之约了。
尤其喜欢高大林木与矮小花朵的反差,耐人寻味到可发出来自心底的莞尔。
想来我们不知不觉的行为里,常因着眼“大”而忽略“小”、或为追求“远方”而无视“附近”的吧?然而,日常生活里哪样又不是累加细碎之小才成就出大呢?远方之远又何尝不是累积出发之“跬步”方能到达?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是颇喜欢的易安居士《声声慢》里的句子。被视作“旧时相识”的那只雁儿于颠沛流离情境下的女词人而言,是见证过曾经才倍觉珍贵的存在。那么,于社会飞速发展中的我们而言,有过静心一隅、彼此见证依然也是难得。共同处皆因亲历才知平常物事的可贵,不同处是此时愁别于彼时愁而已。
比如今春再来、更多出一重理由:手机绿码变黄码时段恰是最为严控时,被居家geli门框上居然还装有电子警报装置,开门的次数都是要被监督的,故而再度自由时看这花与树都更加美过往昔。
虽然此时情境,再不是往昔可独享的一隅。
有婚纱摄影选中这里做外景。
有一家经营户外装备的在拍摄产品广告。
最不可思议处居然有人在这里来出租马儿......
这一番热闹里的每个人注定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不易吧?由不得使人想到那一个惜字。
最心仪的那一片最大、最稠密的花丛处,也被一对老夫妇“抢地盘儿”了,并不心急、反而饶有兴味地看着他们:老妇人始终是老先生的模特儿,远景、近景、特写拍下许多。许是怕累着爱人吧?老先生居然“变戏法儿”似的拿出一个小马扎儿来递给爱人、让她坐在花丛中继续拍,而老妇人始终温柔地看着、听着老先生,不管仰头还是侧颜都始终笑靥如花,那一脸灿然与年龄无碍也无关。
原本担心自己的相机声音会打扰到这对老夫妇,谁知人家的专注度都在彼此身上,对咱这不算远的“偷拍”都浑然不觉。
莫名欢喜即此刻心境,若解得小小二月蓝美出不凡的缘由一般。
有关二月蓝的博文:
《紫.魅》2015.4.30
[京城花事]赏花莫忘二月蓝 2021.4.27
图片记履痕,不相忘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