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吸引旨在加大神往度。
比如这所安身立命之城的“一海一山一宾馆”。
青年时期有幸走进过那神秘的“一海”,只小小一部分开放而已,古典庭院自是美轮美奂,但有对公众开放的皇家园林垫底,并不会觉得有更多新奇,唯对伟人那一张床半铺书印象深刻。虽不过一瞥匆匆、管中一窥,倒也稍解好奇。
在职时因工作需要、经由一番严格审查备案后,也见识过一次宾馆其中一栋的神秘。那时,拥有良好信誉并带队出一组声誉颇佳的队友,故而赚来机会。
离职后与老友相约去植物园徒步,乘坐的城市轻轨居然穿越过一大片繁花茂林、葱茏幽美之地,使人如在画中游。自诩对这座城是熟悉的,还能被这般陌生惊艳自是引发探究,回来看网上资料才知是曾多次经过、通俗称城乡结合部、原京郊四季青公社“华丽变身”后的现北坞公园,曾出产京西稻、约有47公顷的地界儿目前做了市民出行踏青、散步健身的免费公园。
最重点是,更俨然是托起神秘禁地玉泉山的巨幅画框。
恰逢三月天,在春花初绽里遥看玉泉山。
玉泉山,于颐和园西相距几里之遥,北京西山东麓(太行山首端余脉)、逶迤南北的山之阳处、多林木山泉,因其泉水有美赞“水清而碧,澄洁似玉”而得名。资料说明代以前就有“玉泉垂虹”一说,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更有以文采而自得、脚步也不闲着的乾隆帝是真的喜欢玉泉山美景,总结出“玉泉山十六景”。当然,玉泉山从早先就是禁地,此等景色普通百姓则无法目睹验证。会享乐的乾隆帝还为了对比水质而把济南珍珠泉、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跑泉、苏州虎丘泉取样做对比排名,当时玉泉水名列第一。再后来这享乐无止的皇帝又在济南趵突泉发现泉水更胜玉泉水,这第一就有了变更。不过从都城到济南还是要取用玉泉山的水。
玉泉山倚山面水又距都城不远,所以在公元十二世纪末,就被统治者看中,相传金代曾建玉泉山行宫、芙蓉殿;元明以后,也都成为皇帝游幸避暑之地;十三世纪末,元世祖忽必列在这里建成昭化寺;明英宗年间,建有上下华严寺等。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将原有行宫、寺庙等翻修扩建。
春色无边、禁地尽染,也算是普通人可享的权利吧,“玉泉山十六景”之一的“玉峰塔影”不被私藏,那是任由朝代的风吹雨打都不曾折损、不能深藏的丽色。它也是颐和园借景造园的点睛之笔。
故而,北坞公园和颐和园都是最佳遥看之地,假如你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泛舟,莫忘远眺这禁地塔影。
一个玉峰塔、一个妙高塔。
图片记足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