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孩子尝试的空间

(2012-06-04 00:57:21)
标签:

育儿

 

前几天,回了趟老家。

转眼离家又四个月了,小侄女已经学会走路,但还不会说话,不过她都能听懂。我以为,她肯定不认识我了,让我吃惊的是,一见面,先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然后就和我出去玩了。

我带她去二舅的学校,走在路上,我发现,她喜欢自己走,不过,走到危险的地方,她会主动抬起小手,让我拉着她的手。于是,走到台阶的地方,我就会提前等在那里,一句话都不多说,小侄女会主动抬起小手,彼此很默契。其实,哪怕再小的孩子,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我发现,许多家长处理这样的细节,会非常紧张,离台阶还有五六步远,就急着提醒:慢点走,小心点,别摔着!这样频繁地提醒孩子,反倒让孩子变得更莽撞。我见过一个3岁的孩子,和其他人外出,都懂得保护自己,唯独和外婆出去,就会横冲直撞。仔细观察发现,外婆非常紧张,就算在完全没有危险的地方,也会一个劲儿地在后面提醒:小心点,慢点跑……

我们提醒孩子“小心点”,本意是想保护孩子,给孩子的感觉,大人在替他担心,那么,他便可以放弃保护自己的责任了:有人为我着急,我何必着急呢?结果,成了“皇帝不急太监急”,前文提到的孩子便是如此。其实,不光安全如此,孩子的作业也是如此,如果大人过度紧张,孩子反倒松懈了。话又说回来,频繁地提醒孩子“小心点”,只会让孩子心烦,很难起到实质性的保护作用,并且,孩子习惯性地把这些提醒当成耳旁风,遇到真正的危险,反倒会失去警惕。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在确实危险的地方,不妨默默地站在孩子的身边,提供及时的保护。

在停车场和操场连接的地方,为了行车方便,有一个大约30厘米的小斜坡。对于小侄女来说,这个45°的斜坡,有点小小的危险,我继续先前的方法,站在斜坡旁边,等小侄女抬手,然后牵她的手走下来。小侄女大概觉得很好玩,又回头走上了斜坡,这回,她没有让我牵手,我也没说什么,只是看她要怎样。结果呢,她自己小心谨慎地走下来,这个小小的成功激励了她,她再次回到斜坡上,整个过程,我一句话都没说,不过,心里非常好奇,想知道她会走几次。就这样,我站在可以及时保护她的地方,一直沉默地观察她。当时是下课时间,抬头看看,教学楼里很多学生也都在饶有兴趣地观察她,想想也很好玩,一个小不点,不厌其烦地走一个小斜坡,大家一定觉得她很可爱!小侄女非常专心,不理会周围的目光,完全沉浸在这个挑战自我的任务中,而且,她还会不断变换位置和速度,有一次,几乎是跑下来的,然后自己咯咯咯地笑,看得出,她为自己的新尝试感到自豪。这期间,我伸手保护过她三次。终于,她自己选择继续往前走,走了七八步,她又折回来了,再次上坡、下坡,然后,心满意足地走了,像个得胜的将军一样。我超级佩服她的耐心,这个斜坡她差不多走了二十次!

通常,我们主张不要随意地打断孩子;不过,我们无法做到永远不打断孩子。其实,在玩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实践这个理念。常常让人忽略的是,我们唠唠叨叨地提醒孩子“小心点”,本身就是一种打断。在危险的地方,我们不妨提供贴身的保护,在玩耍的时候,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去干扰孩子。在大人看来,同一个斜坡走二十遍,似乎很枯燥,对一个14个月的孩子来说,她在体验中学习使用自己的力量,控制自己的身体。

如果我们替孩子着急,过度地为孩子负责,武断地阻止孩子重复,就中断了这个学习的过程,以后,孩子便不再这样积极地尝试新鲜事物。我们总是痛恨孩子不主动,其实,孩子的主动性和自由意志,往往是从这些小事上开始破坏的。

我们常常羡慕某些孩子积极主动,很好奇人家是怎样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的,追根溯源,比培养更重要的,是不要破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