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觉,理解感觉
(2010-08-25 00:14:42)
标签:
育儿 |
(越来越偏爱聊天记录了,这样更原汁原味,也省的我去概括,呵呵,懒人本色)
周六刘洋说他的一个牙动了,我一看旁边一个大牙已长出了,这个牙已非常松动,就建议他拔了吧。小时候我们的牙都是我妈给拔的,我就让我妈给他看看,他不同意拔,他姥姥一看那个牙长的太歪了,就一用力将他的牙给拔掉了。刘洋这就不干了,大哭。说我们欺骗了他,说好看看的,怎么拔了。自己躲进屋里哭不开门。我说姥姥是好意怕告诉你你觉得的痛。他说血流的太多了。中午让他吃饭也不出来。我们没理他。他就饿了一顿。————————这个地方,你怎么看待刘洋闹脾气呢?
妈妈
妈妈
妈妈
妈妈
杨杰
妈妈
杨杰
妈妈
妈妈
妈妈
妈妈
妈妈
妈妈
妈妈
妈妈
妈妈
妈妈
妈妈
妈妈
妈妈
妈妈
妈妈
是有点这样
杨杰
所以,你刚才说拔了就拔了,我们也是为他好,我站在刘洋的立场上感受了一些,觉得心中凉飕飕的
妈妈
杨杰
你更多的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不容易把自己完全放下,去考虑刘洋的感受。也正因为如此,你不知道怎么尊重刘洋,因为,你的感觉,跟他是有隔膜的。所以,你才会问我,怎么打消这个念头。其实,念头的打消,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技巧可以做到。
妈妈
妈妈
杨杰
妈妈
妈妈
妈妈
哦,很委屈,不仅大人欺骗了我。还没人理我,没人管我
以后再也不相信他们了,都是骗人的,害的我流了那么多血不说,现在还没人搭理我,好象是我做错了事。尤其是我妈妈,是他提议让我姥姥看牙的,一点不遵守诺言……
杨杰
恩,这样的确就进入了刘洋这个角色了
你一定体验到了他当时的感受了吧
妈妈
是,这么说我是理解他了。以前老觉得至于吗?不就是拔了牙了吗?
杨杰
心里那种愤愤不平的感觉,你一定也体会到了吧?
我们再重申一遍——
用感觉去理解孩子
而不是用理智去分析孩子
妈妈
嗯,您后边这句话说的太好了。我往往分析他的对与错,应该与不应该。
后记:
拔牙这件事情,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小题大做”和“不至于”。很多家长,在很多问题上,不也都有这样的体会吗?不知道孩子怎么想的,总觉得孩子虚张声势。
感觉往往是信息传递的高速通道,如果我们肯放下自己的立场,变成孩子,沉浸在他的角色中,感觉会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后,让我惊讶的是,这位一直责怪孩子小题大做的妈妈,居然放下自己,进入了孩子的感觉,沉默是最好的语言,一切都了了分明。
这个细节,让人看到希望在跃动——只要我们想理解孩子,每个人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