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对呀,我不是神仙!
(2009-10-29 02:04:26)
标签:
杂谈 |
前几天,徐扬给我打电话,聊聊他学习的事情,说了一个多小时。前面主要聊学习策略,后面聊到学习心态。
他今年读高三了,说到复习,他举了一个小例子:生物选择题,他做的非常快,十来分钟就做完,但是,总会错一两道。这一两道题的答案解析,他要花三十分钟来看。错题让他觉得很沮丧,觉得已经很努力地复习了,按道理不该错啊,怎么还错呢,看来是复习得不够好。
问他对了几道题,他说十几道。
我就问他:十来分钟就做完,错了一两道题,你还觉得沮丧,是不是你心里期望一道不错呢?是不是觉得全对才安心呢?
徐扬说“是”。
我就反问他:假设你已经复习的非常充分了,你敢保证一道都不错吗?
徐扬说“不敢”。
我又问他:你听说有几个人高考生物是答满分的呢?
徐扬说“很少”。
我继续说:你给自己定了一个没法达到的目标,不沮丧才怪呢!别忘了,你不是神仙!如果第一轮复习,你就全都对了,那第二轮复习还能做什么呢?你复习的目标不是做到全对,而是尽量提高命中率!
电话那边,徐扬似乎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语气也兴奋起来:哦,对呀,我不是神仙!有错误是正常的,全对才不正常,我的任务是提高命中率。哎呀,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轻松了,要不每次一错题,我就很烦。这事儿我终于明白了……
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这几句话徐扬重复了四五遍,好像生怕忘了一样。
后来,徐扬问我:你说我花三十分钟看那一两道题的答案解析,合适吗?
我继续反问:就算你看明白了,花费这三十分钟你觉得划算吗?
徐扬觉得不划算,每次三十分钟,加在一起,就是非常可观的一个数字,于是,我们讨论怎样用这个时间更划算,最后,讨论的结果是——不会做的那一两道题,可能是比较难的,简单看一下,如果完全没有头绪,先放过,但要把这道题标记出来。做题的同时,自己再复习课本,复习完一遍,再看看这些错题,能做出来的,过滤出去,继续做题、巩固、复习课本,然后,再回头看这些题目,这样一轮轮地过滤,基础就扎实了,很多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徐扬一听,这办法不错,他再也不用和那些难题死磕了,是个高效率的办法,决定试试。
我们之间的这个交流让我很感慨,在大人看来,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很多学生都会走入这个误区——做题想全对,复习想一步到位。
我当年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
为什么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会被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给绊倒呢?
我想了半天,找出两个理由: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