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设想:留住“为什么”
(2009-05-18 16:03:43)
标签:
杂谈 |
孩子从两三岁开始,有一个特别频繁的发问时期,不但问题层出不穷,且每个问题都刨根问底,问到大人张口结舌还不罢休。
我见过一个孩子问这样的问题:小鸡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是鸡蛋里来的?为什么只有母鸡能孵小鸡?那公鸡做什么?小鸡是怎么孵出来的?为什么孵出来是21天?母鸡的身体为什么会那么热?我可以孵小鸡吗?为什么不可以?我的身体也是热的呀……
我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小时候,有个问题让我想破了头都找不出答案,这个问题便是:天有多大?天外边是什么?天外边的外边是什么?天有没有尽头?时间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常常想得我心发慌,我问了好几个人,大家都觉得我很无聊,一个小屁孩儿居然关心起宇宙大事来了。那时候表哥读初中,在我眼里,已经是“大知识分子”了,我以为他会知道。我至今都记得那天的场景,是傍晚时分,我盯着天上的云彩和隐约出现的星星,又想起了这个问题,表哥的回答让我无比失望,他说天就是无边无际的,时间就是长得没有尽头。我还是追根究底,我觉得他没有回答出我的疑问,表哥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他甚至奇怪我脑袋里怎么会有这么“顽固”的问题。
许多类似的问题,不但找不到答案,还不被重视,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现在回头去想,我本来是个好奇心特别强的孩子,在这个时候,好奇的链条就断了。大人给我的信息是:你的那些问题不但无聊,还极不重要。慢慢的,我也不再绞尽脑汁想这些了。
等读书的时候,却发现,如果我们小时候对某个问题刨根问底过,课堂上学到的时候,就会特别有兴趣。所以,等孩子上了小学,再想起培养学习兴趣,是不是有点晚了呢?
我个人的看法,人天性好奇,只要我们不扼杀,根本不需要去培养兴趣,保存就够了。
我心里一直有个设想,打算自己有了孩子,试试效果如何,现在不妨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当孩子追着大人问“为什么”的时候,其实,是绝佳教育时机的到来。
当然,孩子的那些问题,有一部分我们真的不知道,还有一部分我们知道,却不知道怎么“翻译”成孩子能听懂的语言。那么,怎样在这个环节中“保存”孩子的好奇心呢?
我的设想如下:
一、
二、
这样的做法,最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他脑袋里思考的,不是无聊的小事,而是值得“兴师动众”的大问题。
我常常遗憾自己的好奇心流失得太严重了,期待这个办法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兴趣的爸爸妈妈不妨试一下,效果如何,别忘了说给我听听哦,我很关心的(*^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