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父母的接纳与反应

(2009-02-24 00:32:05)
标签:

杂谈

 

 

 

有一个学者认为,整个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教养方式的两个主要维度是:父母的接纳、反应;父母的命令、控制。

仔细想想,很有道理。其实,家庭教育根本就不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都是平淡、琐碎的生活小事。令人惊奇的是,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这些小事,培养出来的孩子却有天壤之别。

在这里重点说说父母的接纳和反应——父母对孩子提供支持、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以及当孩子达到期望时乐于提供关爱和表扬。当孩子做错事情时,接纳、敏感的父母会严厉地批评孩子。但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微笑地面对孩子,表扬和鼓励孩子。相反,较低接纳性和反应性的父母经常轻视、批评、惩罚和忽视孩子,并且几乎不会与孩子交流他们喜欢和欣赏的事物。

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父母的接纳和敏感优于拒绝和不敏感。关爱回应的教养方式总是与稳定安全的情感依恋、亲社会倾向、良好的同伴关系、较高的自尊、强烈的道德感以及其他一些积极的发展结果相联系。儿童一般都希望取悦有爱心的父母,努力实现父母的期望,学习父母期望的事情。相反,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如果父母或其中一方对孩子缺少注意和关爱,就会导致儿童形成不良的同伴关系、抑郁以及后期适应困难。

这段文字是很久以前看的,今天重读,又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最近,我每次去和曼曼玩,走的时候她都不让。有时候我要提前和她说,她不让走,我们就约定再玩五分钟。她是个守规则讲信用的孩子,到了五分钟,彼此拥抱、飞吻,承诺过两天再和她玩,她就会放行。

去年,曼曼曾经很长时间“不要姑姑”,我没想到她会和我这么亲,我对这其中的转变也充满好奇。

我左思右想,总结来总结去,无非是我和她玩游戏,全情投入,每次都玩到她不玩为止。另外一个原因呢,大概就是接纳和反应了。这是我小时候和孩子打交道形成的习惯。每次曼曼和我说话的时候,我都非常专注地听,有时候还把她的话简单复述一下,问她是不是这个意思。有时候和大人闲聊,曼曼过来和我说话,我都会停下了,安静地听他说完,认认真真回应她的问题和要求。她发起的游戏,我几乎不拒绝她。比如,她特喜欢当“导演”,安排游戏的情节,只要没有危险,我都答应,按照她的意思来玩。

有的孩子,越长大,暴露的问题越多,家长束手无策。不妨回头去找问题的根源,很多都是对孩子的接纳和回应不够,孩子长期处于被忽略、被拒绝的处境,这样的孩子往往自我评价很低,比较退缩,容易情绪低落。

就算我们再忙再累,也别忘了——对孩子保持连续的关注,专注地听孩子讲话,用心地和他玩,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和愿望,不放过任何一个肯定孩子的机会,和孩子一起探讨他感兴趣的话题。

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低投入,高回报的好办法。原来教育孩子是如此简单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