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迟钝一点又何妨

(2009-02-04 12:08:12)
标签:

杂谈

 

 

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此前,我们一直以为敏感的孩子更好,如果迟钝,就几乎和笨划等号了。

《钝感力》颠覆了这个观念,比如作者说五官适度迟钝,更有利于适应环境。他说眼睛太敏感,视物清晰,就特别累。鼻子太敏感,就会受各种气味的困扰,如果再有个过敏性鼻炎,就更烦恼了。耳朵太敏感,人的思维就容易受到干扰……

人际关系也一样,敏感的人,总是苦恼特别多,如果迟钝一点,很多细微的苦恼就忽略了,这样的人更舒服,也更容易被别人接受和喜欢。看到这一点,我心中窃喜了一番。虽然我对小孩挺敏感的,但其他方面,迟钝的时候比较多。以前,我一直认为这是缺点,呵呵,原来也算个优点呢。

我的一个朋友一直主张家里的饭菜不要做的太可口。我最开始听了,觉得不可思议。可观察了一些例子之后,还真是这样。比如,现在许多父母给孩子的饭菜做得又可口又精致,等孩子到别人家做客,或者到外面读书,就特别不适应,变得挑食,身体也不好。偷偷说句心里话,我老妈做得饭菜就挺难吃的,所以我总是觉得别人家的饭菜特别好吃,这大概也是我愿意去别人家的原因之一。现在,我的胃口也特别好,南北通吃,走到哪里都不担心饮食问题。

我们汉语里有“大智若愚”这个词,大概和钝感力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吧。不管怎么说,“钝感”让我们在教育方面思路更开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