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彩云之南——探访打洛口岸

(2017-03-01 16:14:51)
标签:

驴友攻略

旅游

杂谈

走进彩云之南——探访打洛口岸          201518日,我们吃完早餐后包车前往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南部,距景洪市130多公里的打洛口岸。在车上,司机给我们介绍了一下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勐拉接壤的打洛情况:历史悠久的打洛,系傣族地名。傣族语里的“打”,意为渡口或河流;“洛”,多解释为混合的意思,那么打洛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的渡口。打洛原为一个土司的领地,是明隆庆四年设有的12个版纳之一。西双,在傣族语为12的意思,而版纳,在傣族语中是一千亩之意。一个版纳系一个徵收赋税单位,从此便有了“西双版纳”的名称。由于打洛与缅甸山水相连,自古以来既是国家西南边陲的要冲,也是中国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从元朝的“倒龙”,到明清时期的“版纳景洛”,最后到民国时期直至今天,不同民族聚居在这个不起眼的边陲小镇上,从事着商品交易活动,渐渐使打洛成为滇南的“普洱茶业商道”和“边贸之路”等驿站和口岸。1991年,云南省在距打洛镇3公里的地方设立省级口岸和边贸旅游开发区,建有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交易市场、饭店、宾馆等,把这里打造成为云南省重要的边境旅游贸易二类口岸。1997年,中国与缅甸签订了《关于中缅边境管理与合作的协议》,使中国打洛和缅甸猛拉口岸列为双方共同开放的口岸之一,也是中国9个陆路出境旅游和贸易口岸之一。2007年,国务院批准打洛为国际公路客货运输一类口岸。走进彩云之南——探访打洛口岸我们沿着320省道,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抵达昆洛公路的终点,打洛边境口岸停车场。刚下车就有人走过来推荐一个旅游项目,也就是到中缅之间的缓冲地带看看国门和界碑,顺便在缅甸人开的免税店或者玲琅满目的杂货店里,买点便宜的缅甸土特产、翡翠、珠宝、香烟等,时间1个小时,临时出入境的证件费用是50/人。我们觉得这里既不是景区也不是景点,花50元钱看个界碑和国门有点不值,便婉转地谢绝了好几家所谓旅行社的推荐人员。摆脱了他们的纠缠后,沿着省道前行不远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集口岸、海关、边防、检验检疫于一体的综合性联检大楼。这座三层大楼下面就是往来两国的车辆通道,边防武警官兵不停地仔细盘查过往国门的车辆和司机的证件。我站在栏杆外看着神圣而又庄严的国门和那飘扬的五星红旗,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据说,国门那边是缅甸禅帮第四特区政府控制的地方,政府和居民大多数是中国人,说话都是云南口音的普通话,连边防都是他们特区政府自己控制的,货币使用人民币,说到底就是缅甸中央政府对这里没有管辖权,只有象征意义上的主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其原因是这个特区的地盘原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历史的缘故把那块土地划给缅甸。据说,缅甸那边的“中国人”至今还生活在贫穷、战乱之中,尽管都流着炎黄子孙的血,也很容易踏上祖国的土地,但他们却不能被祖国接受,想到这叫我有点伤感和同情.......距打洛口岸不远有一条由东向西的中、缅两国界河,叫打洛江又名称南览江,意为“甘甜的河流”。据说,有一年佛祖释迦摩尼的弟子骑着白象来到版纳弘扬佛法,当他路过此地时感觉又饥又渴,于是他边吃橄榄边喝河水,顿感河水非常甘甜,于是便赐名打洛江为南览江。这条30米宽的湄公河支流,水流平缓,清澈碧绿,穿过36公里的打洛境内后,最后经过打洛坝流入缅甸汇入湄公河,最终流入浩瀚的太平洋。打洛江两岸居住有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他们为了交流和经商,共同开辟了竹筏摆渡的打洛渡口,被称为“联合渡口”,此名一直流传至今。据说,缅甸那边的地理位置接近泰国和老挝的金三角,是赌和毒比较泛滥的地方。由于这里的两国边民大都有着血缘关系,因此他们可以自由来回走动,这样就给毒品走私进入我国带来了便利条件,所以中国边防加大了排查和打击毒品走私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走进彩云之南——探访打洛口岸

走进彩云之南——探访打洛口岸

走进彩云之南——探访打洛口岸         看完国门,我们开始转悠国门附近集贸市场,沿街两侧的地摊大多都是当地和缅甸过来的人叫卖一些当地的土特产、水果、珠宝、文玩等,尽管珠宝和文玩品种繁多,但给我的感觉都不像是真货,即使是真品也属于不上档次的品种。转了一会儿,觉得没啥意思就直奔附近的翡翠城,倒不是想买点什么翡翠等成品,主要是想玩一次“赌石”也称“赌玉”。所谓“赌石”,就是在一堆其貌不扬的石头中,挑选一块自己认为可能是翡翠的毛料,当花几百至几千或几万钱买下大小不一的石头后,商家可免费给你切割看石头里面是否有翡翠及成色,如果里面的翡翠品质非常好那就赚了,剩下的就是根据大小估价了;如果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是一块石头,所花的钱也就“打水漂”了。我们刚走到一座较大的翡翠商店前,几辆拉着石头的缅甸皮卡车也开过来,我决定小试一下身手,大的肯定买不起,买一块小点的赌一赌,碰碰运气,呵呵。我觉得自己不懂石头,就没必要挑选了,看着那块似乎和自己有缘的石头就买,价格当然控制在几百范围内。我在一堆标价的石头里,按照自己的出价底线挑选“顺眼”的石头,看中了就直接去切割,结果还不错,距切割师傅说:这是一块糯种飘花翡翠,虽然不能说赚了,至少没有赔钱,算是比较幸运吧,呵呵。既然首战打个平手,“赌石”也玩过了,那么见好就收,不能恋战,撤。走进彩云之南——探访打洛口岸

走进彩云之南——探访打洛口岸

走进彩云之南——探访打洛口岸

走进彩云之南——探访打洛口岸

走进彩云之南——探访打洛口岸

走进彩云之南——探访打洛口岸

走进彩云之南——探访打洛口岸

走进彩云之南——探访打洛口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