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漂泊一生1991
漂泊一生199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89
  • 关注人气:8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2015-09-28 08:40:49)
标签:

驴友攻略

旅游

杂谈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201504060630时,我们在宾馆吃完早餐后,按计划乘车前往织金洞,出发前凌师傅告诉我们,去织金洞的路程大约2个小时,洞内游玩34个小时足够了,剩下的时间只能浪费在宾馆里,不如先去位于贵州西南镇宁县全国闻名布依族石头寨看看。这座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环境优美不要门票,具有600年历史的古村落,因具有古典特色的石木建筑独特的蜡染工艺和浓厚的民族风情因此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省文化厅授予“布依族蜡染之乡”。既然还有这么好的地方,我们当然采纳了凌师傅的建议,决定改道前往自然风光秀丽,在中国古建筑史上具有及高地位石头寨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车行大约2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依山傍水石头寨停车场下车后见四周秀丽挺拔的群山,寨前田连阡陌,寨后绿树成荫,寨边有水色清亮,波光清潋白水河,我们站在河岸边,河水清澈见底,游鱼成群,互相追逐微风起处,不时还漾起阵阵清绿的縠纹这时,只见一个旅行社的团队走过来,拿着话筒的导游正在介绍景点,我走过去蹭听:镇宁县是布依族人聚居区,全县48个布依山寨,距黄果树瀑布上游约六公里处的石头寨便是其中之一。布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他们的祖先是当地的土著。传说600年前,有一姓伍的布依人先祖在明朝洪武年间随部队从江西来到贵州开发世代定居在安顺地区,随着后代与当地土著人逐渐融合繁衍,形成了今天的布依族。以伍姓为主体石头寨,当地布依语称之为板波森,其意是背靠石山,世居石屋你们走进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布局井然有序的石头寨,既可看一座以石为墙,以石为廊,以石为柱,以石为瓦典型石头建筑村寨,也可了解一下布依族的风土人气。全寨石屋的房门朝向一致,一排排并列的院落纵横交错石砌围墙从外表看一种大小不统一,呈方形的规则石头,通过错落有致的垒砌而成。石屋建筑均为木石结构,不用一砖一瓦房建房时,首先用石头砌好2米以上的屋基,然后用木料穿榫作屋架因屋基较高,家家屋门都砌石阶。房架立好后,四周墙壁有的用块石、垫石垒砌或浆砌有的用锤针剔打平整的料石安砌,有的用乱石堆砌再用石灰或混凝土在墙面勾缝成虎皮墙。有的还在石料间隔中安放石柱支撑。这些房屋的墙,砌石接缝紧密,线条层次匀称,工艺精湛,房屋造型美观大方。部是以片石为瓦,薄石片一般铺盖成菱形或鱼形,结构严谨,富有装饰性。寨中的街道是石块铺就而成,村前的小桥、梯田的保坎也都用石头修筑。每户家中使用的桌、凳、盆、磨、礁、灶碓、钵、槽、缸等也都是石头造就的。由于村寨附近多石山和水层页岩,为建房提供了天然的石料资源,加上长期建筑实践中造就了大批的能工巧匠,寨民就地取材自行设计,自行修建,不仅使寨子的石木建筑造价低廉经久牢固,冬暖夏凉,舒适耐用,而且还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石头寨除了石屋建筑外,名扬中外蜡染也很著名。你们无论是在寨里寨外,还是在桥上河,随时可见点蜡、漂蜡的女性。除了蜡染,石头寨的妇女还从事织锦工艺的生产。据说,全寨分之八十心灵手巧的成年妇女都会飞针走线织纳锦蜡染这门传统的民间工艺,使远近闻名的石头寨被誉为“东方第一染”1994年被文化部誉为“蜡染文化之乡”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即进寨登石级、穿石门、进石屋、坐石凳。也可自己设计,自己操作直接参与蜡染,做一回布依石头寨寨民,体验传统工艺的无穷乐趣。随着黄果树风景区的不断发展,石头寨以其特有的魅力优美的自然景色,以及传统精湛的蜡染、织绵民族工艺,吸引不少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如果你们要是在农历六月六等布依族民族节日或赶场天,就能看见布依族特有的赶表”。其内容主要是布依族男女青年各自为阵的站在场坝两边唱歌、跳舞以歌声娓娓诉衷情,通过唱歌和跳舞来挑选相好的意中人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旅行社的团队走了,我们也移步至石头寨村口,路旁水岸边密植一排垂杨柳,几个闲散的村人坐在林中纳凉,经过竹林、果树相间的岸边,见石屋村寨是阡陌纵横的稻田,阳光散落在青山绿水间,形成一派独特的山村美景。这片水边的平坦地,是布依族的家园。当地的民居有着这样的传统:苗家住在高山上,布依住在水边边。说明在安顺地区,依山傍水的坝区较平坦的地区,多由较早迁入的布依族所住居而苗族则因移入较晚,多住在较遍远的山地里。我们远眺石头寨民居,感觉民居的建造外观都比较注重修饰美观,整体造型虽然受着传统的影响,但能根据自然环境、生产力及经济水平,运用了大小不同材料的组合,创造出独特简洁很有肌理美的几何图形美。由于石家庄附近的太行山区里也有很多石头村,建筑和石头寨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都是沿着岩石嶙峋的山坡自上而下修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井然有序。因石头建筑的民居我们看的太多了,大家都喜欢欣赏寨子外面的田间、树下、河边、瀑布等游览自然风光。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我们游走在寨前寨后,白水河、石桥交相辉映,显现出田园如诗似画的迷人风韵。穿行于大片的竹林、果树、河流中坐在村民安置石凳、石椅与石桌休憩,感觉既凉爽又惬意明媚的阳光洒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形成一派独特的山村美景。在寨前白水河上有一径弯曲有致的蹬步,也称跳墩,蜿蜒地伸向河对岸,不远处还几个圆形的木架水车,水车在水流的冲击下正缓缓地运转着,永无休止地转动,把水送到田里,送到各家各户;桥的下游则是阶梯状的河床,形成了景色优美的十几层瀑布,我们到此游玩,无不被这幅绝妙的山村风景画所深深吸引。我们偶尔和当地人聊聊天,得知布依族信鬼神崇拜祖先,至今仍然保持着以地域宗族为基础的氏族公社的历史痕迹自然村寨往往是同宗姓人的聚居点,婚丧嫁娶都有浓厚的风俗习惯。虽然布依人的婚姻比较自由,必须与外村寨的异姓人联姻。多数男女青年是通过唱情歌成为恋人,这种方式被他们称之为“浪哨”。布依语里的“是坐的意思而“”则是姑娘的意思。浪哨是布依族青年男女择偶恋爱的传统方式,极具民族特色。反之,对姑娘来说,他们寻找男朋友则称为浪貌”(“的是小伙子)。布依族还有着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美德。除此之外,布依人在遇到值得庆贺的事一般都会杀鸡宰牛,而后把寨中所有成年人召集在一起,尽情地唱歌跳舞,大碗地喝酒,大块地吃肉。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游完石头寨外围的自然风光后,我们来到石头寨的蜡染和纳绵商店,主人奉上茶水热情的迎接我们的到来。好客是布依人的一大特点,一家有客便是全寨之客,每家都以隆重的礼节相等。只见店里的墙壁上挂满蜡染和纳绵蜡染制品刚出世的婴儿所用的小被巾、襁褓服、童装、花帽、口水兜、花背扇;有青年人恋爱、婚嫁时的手绢、腰带、头巾、披肩、背心、脚笼、便装;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床单、被面、枕套、帐幔、桌布、包袱布、围腰帕、伞套、蓝头巾、钱包辞世时专用的老衣、长寿被面、长寿鞋、盖灵巾和招魂幡巾。可以说,石头寨是蜡染文化的世界蜡染纳绵制品伴随这里的人们一生。这家店主介绍说:蜡染古称“蜡缬”,是中国古代三大防染(蜡、夹、扎)技术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基本工艺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染液便随着裂缝浸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像冰花,像龟纹,类似瓷釉之“开片”极具艺术效果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贵州通志》有载:“用蜡绘于布面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在贵州,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将生活、生产、战争、迁徙等场景进行简体、变形、夸张和抽象变成符号,描绘在布匹上,这些心灵的符号同时也表现了对祖先的崇拜,对图腾的崇拜和对生殖的崇拜。我们这里的蜡染,大多是以太阳纹云雷纹回纹铜鼓纹图腾图案,还有一些带有史书性质,似铠甲,像文字,或写意、或抽象,任随驰骋目前,我们将蜡染技术不断地创新,融入了大量汉族,藏族文化元素,宗教题材的创作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听完店主介绍,我们的女同胞们除了欣赏以古朴、典雅风韵著称蜡染和纳绵就是大把掏银子购买一些工艺精湛、制品精美,锦面鲜艳夺目,蜡花冰纹清秀蜡染和纳绵成品,呵呵。

买完蜡染纳绵制品后,我们就要告别交通便捷,生态良好,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石头寨村,虽然只是走马观花的走访了一下这个少数民族村寨,但还是被这里美丽幽静、淳朴山水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宜人的气候吸引。但愿这个纯朴与自然布依族小村庄,在今后的旅游大潮冲击下,仍能保留其浓缩传统文化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行走在最具民族特色的贵州——走访“蜡染之乡”的石头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