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2013-12-07 08:42:44)
标签:

驴友攻略

旅游

杂谈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游完花湖,我们乘车沿着川朗公路前往郎木寺,透过车窗眺望广袤无垠,水草丰茂,牛羊成群的热尔大草原,感觉比日益沙漠化的呼仑贝儿风景更美。过了日郎山隧道后基本走出了素有“川西北高原草甸”之称的热尔大草原,沿路的景色渐渐明朗起来。一排排民房、一座座庙宇散落在鲜花绿茵的小河边、苍松翠柏的山坡上。大约行驶了45公里抵达海拔3400米的郎木寺镇,来到事先联系好的萨娜宾馆(田老板15101479198 0941667102),办理完入住手续后,我们开始沿街寻找饭馆吃午餐。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郎木寺镇,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一个小镇。它不仅仅是一个古镇的名字,也是一座寺院的名字。郎木在藏语中意为“仙女”,得名于纳摩峡谷口一处天然溶洞里的酷似美女天然浮雕。一条宽不足2米的小河从这座小镇中穿过,河北岸属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河南岸属于四川若尔盖县,从两岸的建筑物可以看出不仅融合了汉、藏、回等多个民族的特点,也看出两岸的人们各自用不同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这条从纳摩大峡谷发源的小河虽然不大,但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叫“白龙江”,藏文称“白水河”。白龙江自源头流过约500米,即与支流桑溪河交汇,最终流入嘉陵江。因此,白龙江既是嘉陵江的主源之一,也是川、甘两省的界河。盛夏的郎木寺镇,晴空万里,温暖和煦。漫步正在维修的街头,不管是藏族群众还是寺院的喇嘛,我们相遇后彼此都相视一笑,互道一句“扎西德勒”!我们来到一家“正宗川菜”馆,发现二楼的餐厅布置是典型的藏式风格,菜单标价虽然有点贵,但还是能在接受范围内,便决定在此用餐。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吃完午餐,我们沿街前往至格尔底寺(达仓纳摩寺)售票处,每人购买了30元门票(纳摩大峡谷景点)后,决定先穿越位于纳摩格尔底寺所处地带的纳摩大峡谷,而后再原路返回看格尔底寺。我们沿着砂石土路经过郎木寺镇一所小学,再往前行看见许多藏民正在修建寺庙的围墙或庙宇,其方法是:先用圆木竖起搭成架子,再将木板插入圆木之间构成槽,再将砂石土充填槽内,众多的藏民拿着棒槌将砂石土砸瓷实。我看着藏民边唱着歌边干活,歌声伴随着杵声煞是好听,我为藏民这种乐观的劳动所感动,据说藏民修建寺院全部都是义工,不要丝毫报酬,可见宗教信仰在她们心目中地位有多重。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看完藏民筑墙我们继续前行,映入眼帘的是大片葱茏茂密松林,随着潺潺水流之声我们渐渐深入了神秘境地。当行至一片空阔的地方,看见小溪左侧的草坪上,一些年纪不大的喇嘛正在玩耍,右边的草坪上一群喇嘛看似在做游戏,一会儿呼喊着一会儿蜂拥而至到某一人,他们那种快乐即叫我羡慕又叫我好奇,原来寺院的喇嘛不都是一本正经或规规矩矩的念经,他们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当我把镜头对准他们时,他们会有好的劝告“不许拍照”,我即尊重他们又不想放过难得的场景,只好选择偷拍,留做纪念。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再往前走就是纳摩大峡谷的谷口,映入眼帘的是山体石壁上刻着六字真言,还有两尊藏传佛教的彩色佛像,据说是多年前自己显现出来的。再往里走了就是一座老虎的彩色雕塑。在领略了神秘的宗教文化之后,进沟看见右面悬崖下有一低矮的洞穴,这就是传说中的仙女洞。洞口前有一座用木棍和草秆搭建的垛子,形状有点像圣诞树,只是上面挂满五色经幡和白色哈达,旁边还有一座池子,里面放入信徒烧起的柏香,青白色的烟雾紧贴着崖壁向上升腾,氤氲布满了洞口。我低着头进入洞内,大约走了十几步便可以抬头挺胸的走了。洞内西南角上有一柱钟乳石,酷似一位青春美貌,亭亭玉立的少女,只见她的头部已融入洞顶,留下胸部、双肩、肚脐清晰可辩,栩栩如生。她那像肚脐的古眼中还冒着滴滴甘露,藏民把这块奇石称之为“华尔旦纳摩”化身,也就是仙女的意思。从仙女洞出来,在洞口的悬崖上,还有神仙拴鹿的石孔、老虎纵身跳越山洞留下的三个爪迹、莲花佛的脚印、消灾三角匣、求子求女投石孔等等,整个悬崖上刻满了神奇的故事。离仙女洞不远处的岩壁上,有一个凹进去的“L”形通道,当地人称其为“中阴洞”。只见洞口有一块酷似如意又似一柄灵芝支撑着岩顶的奇石,据说人从通道一头钻入再从另一头钻出来就可以完成前世到今世的转变,可以祛病延年,去祸增福。但罪孽深重之人永远过不去的。在仙女洞与“中阴洞”之间的岩壁上,还有一块光洁湿润,凸出的膝盖式奇石。据说,胃病患者摸了此石能消除病患。环视洞壁,只见怪石嶙峋,似鹰、似象、似树、似猴、似兔,真是千姿百态、神形兼备,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白龙江从纳摩大峡谷中奔涌而出,我们小心翼翼的走过白龙江上的独木桥,来到仙女洞对面的盘龙洞,这处不大的洞内有一块石板,上面清晰地浮着一条白龙,龙态习腾,温顺而祥和。据说洞内的泥土是可以治病的,我想信则灵吧,我们再往前行不远看到险峻的半山腰处有一个洞穴,山脚下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有“虎穴”二字,几个小喇嘛正在这处神话故事的发生地玩耍。我站在石滩上望着居高临下,虎踞雄威的老虎洞,仿佛聆听到一个久远的传说。相传,纳摩大峡谷曾住着一条善良的白龙在此修道,有一年山谷中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蔓延至山外,燃毁了树林、庄稼、房舍,使百姓无家可归。正在修练的白龙见状,想去拯救百姓,无奈神灵将自己困在岩石下,力不从心的白龙黯然泪下,意想不到是一串串泪珠冲破岩石扑灭了大火。从此这两眼泉水再没有间断过,得救的百姓为感谢白龙的恩德,便把从这泉眼中流出的河取名“白龙江”。从那以后,白龙江两岸林木茂盛,人畜兴旺。然而好景不长,一头白额大虎常常从森林中出来伤害生灵。有一天,恶虎正在穷追来不及逃散的人们时,空中飘来一位叫“华尔旦纳摩”的慈祥仙女,她用智慧降伏了恶虎,并把老虎关在石洞内,让它日夜守护在白龙江源头。谷口外面的人们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由于“华尔旦纳摩” 仙女因私自下凡而回不了天庭,只好住进了仙女洞。从此,当地藏民把这两个洞穴称之为“达仓纳摩”。“达仓”,藏语中意为虎穴,“纳摩”,意为仙女。了解了这个美丽的传奇故事,也就知道了当地藏民为什么把格尔底寺也称之为达仓纳摩寺,也叫达仓郎木寺,藏语的意思是“虎穴中的仙女”。我本以为这只是传说而已,但到现在为止,诺尔盖地区的喇嘛一直认为四川的郎木寺是正宗的,甘肃的郎木寺只是因为最先注册,所以把郎木寺据为己有。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看完虎穴,小溪伴随着我们往峡谷里走,全长大约5公里,徒步往返约需要2个多小时。由于这条峡谷还尚未开发,隐藏在草木杂乱的小路是人走多了自然形成的,因此这条纳摩大峡谷唯一的徒步小路有些不太好走。跨过奔流的小溪再向里走,只见峡谷两侧峭壁悬岩,危峰兀立,直冲云霄。石峰形态万千,给人以大自然鬼斧神工,惟妙惟肖的惊艳。湛蓝的天空中飘游着悠悠白云,消失于峰峦、峭壁之间,峡谷中央裸石累累,两旁植被茂密,不知名的繁花散发出醉人清香,曲水时断时续,偶尔会窜出小松鼠一类的动物从我们面前逃遁而去。入谷越深,越是静谧、幽邃。因为没有多少游客往来,所以这里透着一股幽静和神秘而叫我心情愉悦。峡谷越来越窄,转过峡谷就看到小溪的源头了,白龙江源头之水从崖两边几眼泉眼中潺潺涌出,清清浅浅地淌在碎石滩下,当地百姓管这泉水叫“乃溪”(圣水)。经不起诱惑的我喝上两口白龙江源头之水,感觉这自然界中的纯净水真是凉爽、微甜,沁人心脾。大约走了40分钟来到第一个大草坪后,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再向花盖神山走去,我们决定把这里作为峡谷的“终点”。在这里简单的休息了一会儿就按原路返回至谷口。我发现山边有条小路似乎可以通到答仓郎木寺,我们便沿着这条小路上山。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西行漫记——穿越纳摩大峡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