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漂泊一生1991
漂泊一生199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89
  • 关注人气:8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2012-12-22 13:00:12)
标签:

驴友攻略

旅游

杂谈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灵山溶洞又称聚龙洞,位于保定市曲阳县灵山镇东北2公里处的莲花山脚下,由于洞体酷似一条长龙,洞内景观又多为龙状,故取名灵山聚龙洞。1989年,当地村民在山上采石时偶尔发现这座藏于山腰处的溶洞,经专家探洞考察时发现,灵山溶洞上下共分为4层,是典型的北方喀斯特地貌,属上亿年来地壳变迁形成的裂隙式天然溶洞群,现已被确认为我国北方最大的,也是最好的溶洞群。洞内石花、鹅管、钟乳石、石峡谷、石毛等岩溶形态齐全,加上冬暖夏凉,水源充足,年平均温度在17-18℃,是一处四季皆宜的游览胜地。因此,当地政府对溶洞的一、二层进行了投资开发,共分为猿人古洞、聚龙大殿和地下迷宫三部分,全长约2800米,100多处景点和1000多个溶洞景观,并于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2012年12月16日,我们乘车由石家庄市出发,由新华路——石获南路——龙泉东路——京昆高速——曲阳高速出口——S382省道(定龙线)——灵山镇——龙凤山庄停车场(洞府)。下车后,只见高不过百米的莲花山呈现在眼前,光秃秃的山上遍布枯草,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座不起眼的小荒山。我们来到不起眼的景区大门,每人花了30元购买门票后,在漫天大雾中沿着冰雪覆盖的阶梯拾级而上。到了阶梯顶部是一座三门四柱的仿古牌坊,见门楣上书有“灵山聚龙洞”几个字,过了牌坊是一处不大的广场,在广场的西南角就是看着很不起眼的聚龙洞。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我们跟着导游进入洞内,首先看到的一块刻有“海狮迎宾”的奇石,再往里走就是聚龙洞第一部分——猿人古洞,也是古猿人生活遗址,距今约三万多年,是我们祖先栖息、生活的地方。导游告诉我们,在开发聚龙洞时,先对洞穴沉积物进行挖掘和清理,无意中发现了10米厚的“文化层”,随后进行地层划分,整理出一条长12米、宽3米、厚2米的灰烬层和原始火坑,以及周边岩石上由黑褐色的烘烤遗迹。在洞壁的深处还发现有26万年前绝迹的古动物化石堆积层,虽然各类古动物化石已被考古专家拿走用于研究,但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似乎看到了当年古猿人生活的影子。据专家考证,曲阳猿人早于北京猿人,不仅在河北省尚属首次发现,而且在北方喀斯特地貌内有古猿人遗址也是尚属首例,即便是在国内也较为罕见。因此,灵山古猿人生活遗址,对研究人类发展史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对我国考古学具有重大意义。如今猿人古洞已被开发成“古猿人生活区展厅”,使灵山自然溶洞景观与古猿人遗址连为一体,是国内任何溶洞都没有的,堪称中华一绝。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看完猿人古洞继续沿着宽窄不一的曲径回廊前行,边走边欣赏洞穴迷人的景观。越往里面走感觉浑身上下便被一股暖流包围起来,体会了啥叫冬暖夏凉的滋味。我突然觉得不是在这洞幽景奇中遨游,而是在巨龙的体内漫步,有点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一样。当走到一处用网子围起来的岩壁时,导游娓娓道来:灵山溶洞之所以称为聚龙洞,其含义就是“龙”经常在此聚集,所以洞内以龙为主题的景观自然不少,我们就从眼前这条“白龙迎宾”开始,慢慢欣赏里面千姿百态的龙状钟乳石,等看完聚龙洞后我们就是真正的“龙的传人”了来。我们继续在狭小精致的洞体内行走,洞壁奇景不断,当我们过了“碧水潭”沿着阶梯下至第二层岩洞后,便进入聚龙洞主体部分的聚龙大殿洞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叫“万花厅”的景点,只见洞顶上镶满了如珍珠、玛瑙般的颗粒状钟乳石,在灯光的作用下呈现出粉的、黄的、绿的、蓝的、白的等颜色,真是五彩斑斓,绚丽多彩,令我赞叹不已。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走过万花厅,行进在时宽时窄的小路上,刚看完聚龙洞内第二绝的如珠如玉石葡萄,带着葡萄的馨香就来到了层层叠叠、晶莹剔透的“石瀑布”,只见一条白练从天而降,疑是银河落九天。再往里面,仿佛来到了美丽的龙宫。洞里的各种奇景繁多,洞顶部那些争奇斗妍,晶莹剔透,形态各异,绚丽多彩的钟乳石吸引着、诱惑着我的眼球迷,似龙的便称为龙,似花的便成为花,真是令人目不暇接,惊喜万分。没走多久就是洞中有洞的“仙人后宫”,在五颜六色的灯光照射下真是富丽堂皇。我们行走在龙宫里,抬眼前望,一头大象甩着长长的鼻子从石墙拐角处挤了出来,令我们捧怀大笑,也真真的感受到什么叫一步一景和眼花缭乱。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不知不觉中走到“水晶灯”前,这是一组垂落的五颜六色钟乳石,用专业术语将就是亮甲山组,岩石上部为灰色中厚层,含燧石白云岩;中部为厚层灰质白云岩,夹蠕虫状灰岩;下部为浅灰色巨厚层,含燧石结核豹皮状灰岩。在水晶灯的旁边有一洞穴,又有一组白色的钟乳石,垂直而下。导游说,这些对生的石盾、洁白的月奶石在中国北方唯此独有。尤其是纤细的卷曲石或形如花朵或体似龙蛇,其生成原因至今仍是地质学之谜。我被这两组多条柱状钟乳石所震撼,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再往前走几米就到了聚龙大殿最精华的景点——龙凤吊灯,在那至钢至硬的岩石溶洞里,偏偏铺垫和吊起了至柔至美的乳石,布局是那样的和谐,我想这一大自然的杰作,任何建筑物里的华丽吊灯都会黯然失色。我们恋恋不舍的告别了这组景点,继续欣赏美景,当我们刚摸了摸滑润的望天吼,猫腰闪过低矮的月洞门,就听到导游介绍一处被称之为“小三峡”的景点,这里可谓是一处“洞中洞”的奇景,我从直径大约在0.5米的洞口向里望去,洞内竟是另外一个山与水的世界,上方为一线天、两侧为峡谷峭壁、地下为一条淙淙小溪。一线天浑然天成,给人的感觉是精巧;两侧峭壁陡峭如切,可称鬼斧神工;淙淙小溪顺山而转,唯一缺少的便是一叶扁舟。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我们继续边走边欣赏奇石怪洞,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处面积较大的“清凉宫”,只见大厅的中间有一形似巨大的海螺,悄悄地等待着奏响出发的号角。洞壁上挂满各种各样的钟乳石,在灯光的照射下煞是好看。“宫”左面的洞壁上有一处景点叫“石孔悬阳”,因上面有一圆形的洞穴,在红色的灯光映射下,还真有点像一轮红日悬挂在上。“宫”右面有一块犹如玛瑙的圆形钟乳石,被一只酷似雄鹰的巨石托起,上面点缀形如枝繁叶茂的钟乳石,好似走进少女的闺房。当来到别有风趣的“淋浴宫”时,见那薄薄的浴帘镶着蕾丝挂着流苏,龟背镜悬于一侧,那侍浴的童子搅动着白色的浴沫,嘟噜噜的到处都是光滑圆润的珍珠泡泡儿。白龙马思念亲人,偷偷地回家,从屋顶扒开缝儿探望着。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看完这处景点继续前行,没走多会儿就到了“更衣宫”,只见一块巨大的圆形片状岩石,就像一面更衣镜伫立在空旷的洞中。我们对着“镜子”比划了两下,整理一下衣襟来到隔壁的“龙宫秋景”,行赏光彩夺目的石花、石毛、鹅管等大自然的杰作。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看完“秋景”径直来到“观音”跟前,怀着虔诚之心顶膜拜礼一番,祈祷观世音保佑我们、家人及每一个人健康、快乐,也保佑“世界末日”远离地球,呵呵。我们边走边仰着头欣赏洞顶上的石花,一处令人叫绝的景色出现在眼前,这是一片巨大的钟乳石悬挂在头顶上,之所以称为片而不称为“块”,是因为这处被称为“天赐响帘”的钟乳石以其绵薄纤细,翩翩然自洞顶垂下,犹如一道半透明的帘幕,以手叩之砰砰作响,如曲如乐,有如天籁之音,令人暇思飞动。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我们继续欣赏沿路美景,不时的为聚龙大殿神、奇、妙、绝等特色的景观赞叹不已。当我们来到“陪嫁船”后,让我惊叹的是这艘“陪嫁船”上层层叠叠堆放了各式“珠宝”,就连桅杆上也缀满了奇珍异宝,我想这肯定是龙王最疼宠的公主出嫁时的嫁妆,刚被眼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奇景所叹服,又发现旁边有一处令人望而生畏的“老虎嘴”,这个洞穴阴森森的,似乎像海盗等待劫持正欲起锚的“陪嫁船”。再往前走就是“珊瑚当灯”,只见洞顶上挂满五颜六色的酷似珊瑚的毛石,那纯粹的色彩,缤纷了我的心情,甚至整个灵魂。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我们接二连三的穿梭于龙王龙子的宫殿了,当走到龙宫的深处,看见酷似龙王端坐在中央,真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绝妙之极。我问导游是人工而成还是天然形成,回答是并非人工所做也。在龙王前方矗立着一根棒形石钟乳,导游讲,此乃东海龙宫的定海之宝,名为“定海神针”原来龙宫有两根,另一根被孙悟空拿走了。继续前行观赏了形如菜花的“菜花沟”和酷似一幅群鹤相聚的“仙鹤图”后,也就参观完了聚龙大殿,给我的感觉是百龙争雄,气度恢弘,景观奇特,犹如走进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走出聚龙大殿便是地下迷宫,曲径回廊,主洞与支洞纵横交错,洞连洞、洞套洞、洞中有洞、洞洞有奇观。进入地上迷宫,就仿佛进入了迂回曲折的洞穴,神奇多变的回廊,犹如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地下迷宫内的“冰山雪峰”、“金龟驮玉柱”、“仙人桥”等景观确实令人着迷。当我们看完地下迷宫最经典的一景“红心高悬”后,也就结束了曲径迥廊,神窑莫测的聚龙洞之行。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探访曲阳灵山溶洞
    穿过美轮美奂的溶洞,踏足那间卖纪念品的小屋子,就正式走出洞口了,导游与我们告别时说:今年聚龙洞景区管理部门邀请了多名国内地质、旅游和考古专家前来考察,从探测资料上看,待开发的第三、四层溶洞在聚龙洞右侧,其景观分布单位更为密集,原始地貌保存完好,景观种类齐全丰富,开发价值非常大大。另外,在距聚龙洞2公里处又发现两个溶洞,洞体宽阔,洞口长50米,宽20至30米,洞内景观形态各异,妙趣横生。你们是我们今年接待的最后一批游客,明天开始就要整修,大概需要四个月左右,等修缮一新后欢迎你们再来聚龙洞参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